2017秋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7秋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ab9f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2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它盖住草原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阴 草 低 流 香 似 烟 川 2、打开“优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3、会用生字组词。

4、教师重点指导“草、烟、川”的书写。 (1)川:第二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2)草:注意三部分的重心垂直,不要写歪了。

(3)烟:指导书空笔顺,注意“火”的最后一笔变成点,“大”的最后一笔也是点。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书写。 五、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2、朗读课文。 3、背诵《敕勒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背诵《敕勒歌》。

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9 / 22

2、庐山风光录像,引出诗题。学生观看后,谈谈对庐山的印象。

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诗人介绍。

这首古诗是哪位诗人写的?(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想象奇特大胆,语言清新自然,被称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三、初读古诗,理解大意。 1、认真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完课文的朗读,然后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地初读课文,找出课后的生字,圈一圈。 (2)借助拼音读字音,读顺句子。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先听老师读古诗,然后说一说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庐山瀑布) 2、数一数这首古诗共有几句。(4句。) 3、质疑、解疑,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庐山: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而得名。

(3)生:产生。

(4)紫烟:紫色的烟雾。

(5)挂前川: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川,河流。

4、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太阳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烟雾,远看瀑布就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湍急的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而降。)

5、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香炉峰、瀑布。)

作者是站在哪里看的?你从哪个字知道的?体会“望、遥看”等词语的妙用。 6、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

10 / 22

体会夸张手法的好处,体会作者表达的喜爱、赞叹之情,体会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7、观看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课后延伸拓展。

1、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2、推荐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建议学生背诵。 教学反思:

3、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正确书写过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丰收美,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1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正确书写过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丰收美,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儿歌《秋天来了》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

11 / 22

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自然段,在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本描写了哪些地方的秋天美景。 预设:田野里、果园里、打谷场、农家院。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粮 阵 洁 5.强调汉字读音。

特别讲解多音字“场”的读音和用法。 四、情景朗读

(一)朗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1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