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ae494ef7ec4afe04a1df68

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使用教材:人教版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校:连城职业中专学校 授课人:张松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掌握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2.知道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3.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知道决定灾情大小的因素,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材料,认识自然灾害,学习从现象中概括出自然灾害的定义,分析形成自然灾害的条件,锻炼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定义,联系所学知识,推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锻炼知识间的联想推理能力。 3.通过分析案例,全面的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4.通过案例的对比,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然灾害,客观的看待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灾害,提高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灾害的内涵、判别标准。 2.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难点: 灾情大小的决定因素和地域差异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法、推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学法: 概括法、归纳法、对比法、思维导图法 - 1 -

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汶川地震视频片段,让学生畅谈感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以真实的视频引入课堂,让学生融入情境。 想。 看视频,说感想 师感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但是面对自然灾害,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句 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我们现在还 无法战胜自然灾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 的面对,去研究,总有一天,我们能掌握自然 的规律。 过渡活动 设问:1.除了地震,我们地球上还有那些自然灾害? 2.什么是自然灾害? 知识探究: 1.自然灾害的内涵。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 观察图片,思考并通过问题,和表示回答问题 现象的图片,加深 感性认识。 列事件。 观察图片,发现共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共同要同要素 从现象概括概念,素:①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因子都是自然因素 ②都损害了人类的利益 指导学生将要素串成概念 过渡:指导学生翻开课本,做好笔记,辨析课本第2页思考题,由此引出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 2.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 ①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②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 2 -

锻炼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 试着自己说出概念 辨析思考题 及时的辨析,加深印象。 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教师活动 知识探究: 3.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水文灾害 ④生物灾害 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如何将课件中联系所学知识,加在课件中展示各种自然灾害,指导学生将展示的自然灾害分深“自然”与”地类 质、气象、水文、生物“间的包含关系 锻炼阅读和提取有自然进行分类。 过渡: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判断什么是自然灾害,知晓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不 是我们研究它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 要战胜自然灾害,保护人类。因而,我们就必 效信息的能力 须知道自然灾害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阅读材料,并分析响? 问题 请大家阅读屏幕中的材料,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破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探究: 4.自然灾害的影响 ①人员伤亡:生理、心理 ②财产损失:直接、间接损失 ③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指导学生从材料的关键语句中,提炼有效信息 过渡: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广泛性,亚洲自然灾害比较频发,欧洲西部,澳大利亚的发生频率则较低,同样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区域,危害会相同吗?

- 3 -

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教师活动 知识探究: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灾情大小的决定因素及地区差异 ①致灾因子强度(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②受灾体特性(受灾体的社会状况、抗灾能力) 使用课件展示汶川地震与北海道地震对阅读材料,并思考锻炼发散思维 比的案例,指导学生分析:都是里氏8.0级的问题 地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 练习巩固: 分组完成随堂练习 课堂总结: 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串联课堂知识,指导复习思路。 按照教师分组,完检测课堂教学效成练习。 果,及时获得反馈并巩固课堂知识。 介绍学习方法。 - 4 -

地理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板书设计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什么是自然灾害?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二.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三.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气象灾害:台风、干旱、寒潮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四.自然灾害会产生哪些影响? 1.人员伤亡:生理、心理。 2.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教学总结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