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西省高安市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babf9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2

江西省高安市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对(xiào) 深恶痛绝(wù) 锲而不舍(qì) 沥尽心血(lì) ....B. 澎湃(bài) 深宵 妇孺皆知 鲜为人知(xi?n) ..C. 字帖(tiè) .

祈祷(qí) 气氛(fèn) 取缔(dì) ...

D. 愧怍(zuò) 粗拙(zhuō) 污秽(huì) 惩罚(chéng)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B.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

C. 这两个邻国现在都已锋芒毕露,在各自的边境一端屯集了重兵,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D. 从前是气冲斗牛的烈马,现在变成童养媳一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 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③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④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⑤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⑥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A.⑤②④③①⑥ B.⑤②③④①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②①③⑤⑥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1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先点评芍药,“妖无格”看出作者对芍药充满贬抑,突出它和 其他花比一无是处的特点。

B.第二句写池面上的荷花虽洁净清雅,却缺少了几分热情。所以作者说它纯洁而寡情。 C.第三句直接赞颂牡丹。“唯有”一词,强调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

D.末句写牡丹开花的时候,其盛况惊动了整个京城。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并以芍药和芙蕖来衬托牡丹的神韵。

B.“花开时节动京城”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从正面赞颂牡丹为人喜爱的倾国之姿。

C.四句诗褒贬了三种名花,贬是为了褒,贬中含有褒,褒与贬都合乎分寸。诗中为了褒扬牡丹,对芍药和荷花都有些贬抑。

D.作为花木,本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军官,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遂曳矛/而斗 B.远近/皆服其能 B. 有一偷/亦善击刺 D.观者/如堵墙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善( ) (2)适( ) (3)谓(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2

(1)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

(2)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11.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兵在与窃贼决斗中取胜的原因。(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 (2) ,惟解漫天作雪飞。 (3) ,明月来相照。 (4)此夜曲中闻折柳, 。 (5)故园东望路漫漫, 。 (6) ,寒光照铁衣。 (7) ,雌兔眼迷离。 (8)策勋十二转, 。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4分)

高贵的慈善

①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青香扑鼻的香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②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③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④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间,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摊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

⑤母亲笑了笑,说道,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机牌子,不是钱。 ⑥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机牌子呢。

⑦我说道,那您以后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机牌子。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

3

这种游戏机的牌子,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⑧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老头给的。母亲慢慢向我讲述起发生在老人和她之间的故事。

⑨那老人每天佝偻着腰,花白的头发,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的废纸、废塑料什么的。他每天从母亲摊位前经过,闻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流着鼻涕,眼睛里露出饥饿的神色。他犹豫了很长时间,然后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一枚硬币递了过来。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不敢和母亲眼睛对视。母亲接过硬币用手一摸,就知道这是一枚游戏机牌子。母亲知道,老人饿了,对他来说,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才能卖到一块钱啊。母亲眼睛湿润了。什么也没说,母亲递给老人两个茶叶蛋,说道,一块钱两个茶叶蛋。老人双手接过茶叶蛋,眼睛里流出两行浑浊的泪水。就这样,老人每天经过母亲的小摊前,踟蹰一会儿,就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这样一枚游戏机牌子来。母亲假装不识,接过这游戏机的牌子,热情地递上两个茶叶蛋。

⑩母亲说,如果我说送他两个茶叶蛋不要钱,他肯定不干,收下老人递过来的一块类似硬币的游戏机牌子,对老人来说,就是一种尊严。

11我不禁为母亲的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着。对于母亲来说,施舍也是要顾及对方尊严的。 ○

(选自《作文.初中版》) 13.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4.请分析第⑨段母亲“眼睛湿润”和老人流泪的原因。(3分)

15.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分析。(3分)

16.标题“高贵的慈善”中的“慈善”指什么事情?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高贵”一词的含义。(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1题。(16分)

回家 丁立梅

①父亲生日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