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及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毛概论文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及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ccb39127284b73f34250d7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及分析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5.6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及分析

摘要: 为调查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我们对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在校大学生

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考察在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人际基本正常,但仍有一部分的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好,同时是否能正确处理异性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关系对人际交往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

引言: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在群体活动中,

由于相互认知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即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针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其特点,寻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有的放矢地推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特点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郑日昌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师生关系诊断量表”和“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诊断量表”三类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共18题,每题有“是”或“否”两个备选答案。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测量、当场解释和咨询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56份,女生44份,有效抽测率达到86.7%。

1. 与同龄人的关系

调查显示,大学生非常愿意与同龄人广交朋友,对别人的言论很敏感,十分

在乎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受访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大多表现出和谐宽容的态度,能尊重别人,有较好的待人接物的机智。如对“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男、女生回答“是”的都不到10%,其中男生为28人、女生仅有3人;对“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男、女生作肯定回答的也均在10%以下,分别占各自总数的6.6%和2.4%。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大学生对异性持有偏见者很少,如对“瞧不起异性”和“被异性瞧不起”作出肯定回答的男、女生分别为22人和26人,只占总数的22%和26%。

在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普遍认同的同时,问卷统计也显示,大学生对如何与人交际又缺乏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人际沟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话语交流、与陌生人交流和异性交流三方面。一是难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善于利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人交流思想感情。如对“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无论男生、女生回答“是”的比例都很高,男生达48.6%,女生达52.6%;对“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男生、女生回答“是”的比例分别占到各自总数的40.8%和36.1%。二是与陌生人的交往缺乏自信,不少学生过于拘谨和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对“和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男、女生回答“是”的分别占到各自总数的39.5%和42.8%;对“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男、女生回答“是”的比例都分别高达40.3%和51.9%;特别是对“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男生回答“是”的有24人,女生则高达40人,占到各自总数的24%和40%。三是不善于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如对“与异性交往太少”的卷题,男生持肯定答案的有21人,女生有26人,占各自总数的37.5%和59%;对“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回答是的,男生有19人,占男生总人数的33.9%,女生有36人,占女生总数的81.8%。另外,男生对“暗自思慕异性”回答是的,也有37人,占到男生总人数的66%。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受访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认为异性间的交往需要时间,必然影响学习,采用自我封闭的态度,不愿与异性交往;另一种则表现为热衷于异性间的交往,甚至忘了学业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为了同异性交往,可以不上课、不考试,即使留级也在所不惜。

2.与教师关系

本次问卷调查反映,大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较为融洽。特别是在师生地位关系上,尊师爱生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流。如对“你的意见常被老师不加考虑地反对”,男生回答“是”的只占男生总数的14.4%,女生回答“是”的只有6.3%;对“老师常讽刺或嘲笑你”男、女生回答“是”的只占各自总数的7.8%和1.9%;对“你的思想常被老师支配”,男、女生回答“是”的也只占各自总数的19.3%和15.1%。对于师生间的教学关系,多数学生感到较为平和。如对“老师常给你增加学习负担”,男、女生回答是的分别为9人和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6%;对“你在学习上的创造性见解常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的回答持肯定回答的也只有14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

然而,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较大,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如了解你的忧虑与不安”,男生中回答“是”的占男生总数的61.4%,女生回答“是”的也达到了41.3%;对“你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秘的老师”,男、女生持肯定回答的都超过半数,男生回答是的占男生总数的59%,而女生则高达69%;对“老师很少与你倾心相谈”,男、女生回答“是”的比例,分别高达69.2%、74.8%。

3.与父母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高中进入大学,大多数学生感到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一方面,离开家庭的独立生活使之与父母的关系开始由依赖阶段向独立阶段发展,由依赖关系向平等关系过渡,与父母关系的质量提高,家庭更和谐了。如对“你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的回答是的只有6人,占被测总数的6%;对“家里人之间常吵架”,男、女生回答是的都只有8人,不到总数的10%。另一方面,伴随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日趋完善,大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愿望。他们开始对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种种限制表现出一定的不满,甚至抵触和反抗。一些受访学生感到,在学校特别想家,回到家又会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争吵,想静下心来和父母好好聊聊,却又因为父母一味的嘱咐而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由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行为困扰主要集中在对家庭过多约束的不满。如对问卷中“父母把你当小孩看待”一题,男生回答“是”的有22人,女生更是多达25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