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寓教于乐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趣味识字寓教于乐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5f4000bc281e53a5802ffb9

趣味识字寓教于乐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有这样一条: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激发、培养。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他们的识字方法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方法识记生字,使识字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好奇心最强,又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识字教学充分利用儿童这些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趣味性较强,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识字3》时,联系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其中最有趣的是采用了抓“外星人”这种游戏性较强的方法记生字。将本课部分生字编成了儿歌: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姐姐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请学生划出并读出来,看谁找的又快又多。

我告诉小朋友,这些生字变成了“外星人”,他们藏进了儿歌中,赶快找呀!然后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有的小朋友说:“儿歌读起来很美,我读得很认真,就找到‘外星人’了。”也有的说:“我已经认识它了,它藏不住了。”还有的说;“外星人露出了尾巴,我就抓住

了。”这些字,都与自然现象有关,识记较难,可是“找外星人”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记住了这些生字。

结合识字规律,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字也十分有趣。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识字2》时,对生字“每、父”采用了减—减的方法记忆:每——母爷——父

对生字“筷、洗、认”等,采用了加—加的方法记忆:快——筷先——洗人——认

对生字“教、扫”采用了换—换的方式加以记忆:放——教雪——扫

这三种识字法,是在熟字的基础上通过减偏旁、加偏旁、换部分的方式进行识字。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放手让他们去观察、发现、交流,然后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在归纳,更正。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不仅提高了识记生字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采用“编儿歌”和“猜谜语”的方式就更加有趣了,它既能丰富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又能使教师和学生趣中同乐,妙趣横生。如我对一年级《识字2》中的生字就编了一些儿歌让学生猜。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二十一日有金钱(错); 己见反文尾巴小(改);白儿左边虫无脚(貌)。 还对课文中有些生字,让学生猜谜语识记: 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旁。(棉)

身穿和尚衣。(躺)一人一张口。(合) 举手要罢工。(摆)器皿断羊尾。(盖)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猜字,教室里掌声不断,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其乐融融。同学们在趣味中记住了所学的生字。

对课文中的有些生字可以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并借助偏旁识记,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如“棉被”的“被”是衣字旁。结合“被”的意思,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用衣字旁。要提醒学生,衣字旁有两点,它是由“衣”字变化来的。对于这样的识字规律,可以延伸到其它带有偏旁生字的识记。这种方法起到了认识一个字,学会很多字的效果,很容易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上识字方法,使学生在识字教学中感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好学、好玩、好记,如做游戏一般。

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是集中识字的一个好方法,因为要学的生字多,如果方法过于单一,很可能使学生产生疲惫感,精力不集中,效果差。几种识字方法可以根据课堂生成来决定哪一种比较好或者是几种相互结合使用。关键是学生喜欢哪一种方式,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多角度的运用比单一的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且无知时,最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激起求知、探究的愿望。在采用了多种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对以后的识字,教

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质疑、探讨的空间,让他们发现汉字的认知规律,自主识字,大大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喜欢学,愿意学,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就能使枯燥的识字教学绽放奇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