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犯过错的开国将帅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建国以来犯过错的开国将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2572a358f5f61fb63666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起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兼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政治委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政治委员。1954年起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5年3月至1955年4月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军区空军党委书记,1955年4月至1958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军区空军党委书记。1958年9月至1964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64年9月至10月任劳动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末到职)。1964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1969年8月至197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政治委员,期间:1969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党委书记、第二书记。1970年4月至1971年4月任福建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1年4月至1972年8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82年3月退出现役,按地师级干部待遇。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0年6月逝世。

冼恒汉(1911─1991),壮族。1911年农历8月生,广西田阳人。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冬参加革命工作,简易师范学校肄业,中将军衔。1929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七军十九师政治部宣传

员。1931年冬起任湘赣独立第三师七团一连政治委员。1932年夏起任湘赣独立第八师连政治委员。同年秋任湘赣红八军二十二师重机枪连政治委员。1933年夏起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党总支部书记、十七师五十一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冬起任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政治委员。1935年秋起任红二军团四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1936年8月起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保安红军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教导团政治处主任,同年12月起任教导团政治委员。1939年起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副政治委员。1941年3月起任一二○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2年10月起任一二○师独立第一旅政治委员。1943年10月起任一二○师三五八旅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1947年2月至3月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野战集团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1947年3月至1949年2月任西北野战兵团第一纵队、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至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6月起任第一军第一副政治委员;9月起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至11月)、西宁市军管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任陆军第一军兼青海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陆军第七军政治委员。1951年至1952年8月任第一高等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

1952年秋至1954年3月任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区党委常委。1954年3月至1955年5月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委。1955年5月至1964年6月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55年6月起)、第二书记(1960年12月起),1964年6月至1977年6月任兰州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70年1月起)。1960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67年7月起任甘肃省革委会筹备小组组长,1968年1月至1977年6月任甘肃省革委会主任,其间:1970年5月至1971年2月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历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1971年2月至1977年6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1969年4月至1977年6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7年6月被免除在兰州军区和甘肃省的职务。1982年12月退出现役,按地师级干部政治、医疗待遇。1985年6月改按正军职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任职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任职至1977年6月)。1991年11月19日逝世。

赵启民(1910─1997),汉族,1910年9月生于陕西省蓝田县西乡申家坡村。9岁起入私塾,后就读于县城小学。1926年小学毕业后,曾考入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但因军阀刘镇华率部包围

西安,被迫弃学在家务农。1927年1月到西安德合药材行当学徒。不久,考入中共陕甘区委在西安创办的中山学院。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陕军第17路军第3师教导队(后扩编为教导团)当学兵。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随教导团在麟游地区起义。起义失败后,重返家乡蓝田开展农民运动,并于1930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受中共组织派遣入西安绥靖公署骑兵团,先后任团部服务员(相当文书)、排长,从事中共秘密工作。1932年8月,他所在的骑兵团第1连中共党员身份因西安中共组织遭敌破坏而暴露,该连仓促起义失败,他遂辗转到达渭北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泾阳游击队,任第3中队中队长。后任红26军随营学校排长,第26军42师3团第1连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创建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的游击战争。1935年9月红26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后,任红15军团第78师参谋主任,陕北省苏维埃军事部科长,延长县苏维埃军事部部长,宜(川)延(长)军分区代理司令员,独立第2团团长,独立师第3团团长,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和红一方面军西征作战时的东线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参谋长,协助团长周骏鸣率部随第4支队展开于皖中庐江、无为、舒城、桐城和巢湖地区。1939年6月第4支队扩编为第4、第5两个支队,他调任第5支队参谋长兼第10团政治委员,在半塔集战斗中,面对万余顽军进攻,不畏强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