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编辑手册新增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社会编辑手册新增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373376f46527d3240ce0da

社会频道编辑手册新增内容

工作方法

工作一、浏览新闻要闻

7:00 看新闻

信息源:新浪、凤凰、网易、搜狐各要闻 新闻类别:时事、国际、科技、财经新闻

总原则,为什么要了解新闻

每天每个岗位的第一个工作都是从了解新闻开始;了解新闻并非是直接引用新闻,而是以下主要目的:

1、素质积累:通过新闻保持对行业的了解,2.0的一个特点是:经常有过去的旧闻因为一个特定的契机再度成为某些论坛的热门话题,而在几经转载后无法直观辨别,因此保持新闻积累以增强甄别能力是编辑的重要基础素质;

2、工作指导:我们内容的主要维度之一就是挑选新闻,进而寻找发现达人对新闻的解读、民意对新闻的反应,因此保持对新闻的了解,将之作为每天的选题依据之一,是当天的第一份工作;

3、帮助判断:一般意义上,重要新闻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些重要新闻是不是2.0所关注的?在千篇一律的每篇新闻里又有哪些具体点是对2.0有价值的,会引发参与的?我们可以先通过自己的基础判断选择出一些热点新闻,之后通过编辑后台和互联网工具的运用,让2.0本身帮助我们去判断新闻价值、去甄别新闻之中的真正有价值点有价值信息;

执行上分为4个层次:

1、主动搜集(在后台建立关键词并密切关注):

确定热点新闻,尤其是确定那些会被2.0关注,会在2.0中引起波澜的热点后,设立关键词在编辑后台主动搜集2.0里的各种反应各种变异,这是对我们基于编辑后台的“被动发现”(等待新闻从普通传播逐渐上升为热点蔓延后才被我们发现关注)的很好补充;

2、主动发掘(启动博客搜索):

确定热点新闻、确定有价值新闻之后,主动搜集草根精英的见解、解读,让草根精英协助我们判断新闻价值,协助我们剥离出新闻本质;

3、被动等待(在后台建立关键词,定时察看论坛反应):

对难以确定是否热点的新闻,尤其是一些具有价值但未必一定引起2.0反响的新闻,我们在编辑后台设立关键词抓取论坛反应,之后“被动等待”,定时查看反响的量级,让2.0来判断究竟有没有人、有多少量级的人关注;他们又具体关注什么内容?有何见解?

4、持续关注:

对那些2.0反应强烈的热点,我们必须保持持续关注,以不同的推荐量级对其持续追踪;

原则上,在同领域内当这个热点还未消失,或者还无另一个热点来替代它时,这个热点就是我们应该一直追踪关注的;直到这个热点有了结果,或者有新的热点来取代时,才对其降格处理;

在对一个热点进行持续跟进时,执行上又分为4个层次: 1、新兴热点:

当一个新兴的热点、事件出现时,原则上和该热点有关的所有元素都是重要的,我们都应该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放大推荐;

2、中期跟进:

在对这个热点的中期跟进时,普通的元素已经不是重要的了,尤其是在这阶段会出现大量“物理变化”的重复信息,即同一个量级同一类价值的资讯在各个方面重复出现,因而此时,关注“化学变化”、关注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人物、元素是最重要的,应最放大推荐的;

简单例举,如楼市降价:

第一阶段:当这个讯号刚出现时,所有关联的政策面消息、利益各方的言论、持币观望的现象等,都具有一定价值;这如同是一个“蝴蝶效应”的发端,每个“蝴蝶”的异动都有可能产生作用(当然在其中我们需要判断最有可能成功的那些变化);

第二阶段:进入相持时期,此时再罗列那些言论、堆砌持币观望现象等已经没有意义,重复而单调,而是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有热点价值的,应放大推荐的;那么标志是什么,是行业中的具有影响力的公司、人物、是打破现行行业标准运行规律的事件、现象,如:大公司的降价行为、普遍的明保暗降现象、小公司被清盘出局的事件,等;

如果都没有,那么这个热点的价值已经降低了;

再如,微软雅虎并购:

第一阶段:新闻事实、行业反应、评论员分析、员工态度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第二阶段:进入相持,此时一定还有大量泛泛的行业表态,大量烂辞的评论分析,仍然还有关于员工的态度等,但这些对读者来说没有阅读价值,也不可能引发真正的传播效应,焦点应锁定“典型人物”上,是事件搏奕几方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态度、力度、策略、性格,是读者的阅读趣味;

3、持续跟进:

同前文,对2.0反应强烈的热点,我们必须保持持续关注,原则上在同领域内这个热点还未消失,或者还无另一个热点来替代它时,这个热点就是我们应该一直追踪关注的;直到这个热点有了结果,或者有新的热点来取代时,才对其降格处理;

4、真实还原:

如同编辑手册所述,作为2.0聚合,我们不强调绝对客观绝对真实,因为在2.0里客观与真实是在过程中产生的,但我们要强调对事件的最终还原,对过程阶段性结果的真实还原。

传统新闻与2.0之间的两种互动关系:

原则上,所有的热点新闻在2.0环境里都会有“民意反应”都会有“草根达人见解”都会产生涟漪效应;只是有的“民意反应”没价值,就是对原新闻的不断转载传播;有的“民意反应”有价值但比较单薄(或偏颇),只是一两种观点的传播,而有的“民意反应”很热烈很多元也很有价值;

这其中,普通的民意反应与草根见解之间有两种互动关系: 1、由于民众的热烈反应导致各种解读产生;

2、看似普通的新闻或无心插柳的一段言论,由于解读、批注、变异或幕后爆料的产生因而导致民众的强烈反应;

上述是媒体传播的普遍规律,但在2.0中尤其显得敏感和不可预知;

清晰原则后,依据编辑后台和网络工具可进行极简单操作:

1、浏览新闻;

2、依据下面的规律判断热点价值新闻;

3、针对下文中的“关注”“例举”中的维度破题、设立组合关键词; 〃 在后台建立“关注管理”——抓取论坛、民意反应; 〃 进行博客搜索——发掘达人解读见解;

〃 关注搜集RSS订阅中相关主题的评论员、专栏文章;

加工推荐,4个层次:

总原则:注意甄别内容尺度,注意向上级请示把握;

1、第一时间快速推帖:依据内容及选题价值判断,可单帖推荐、双链推荐、多帖推荐(3条);

2、其中双链推荐为:2.0内容+新闻、最主要有价值内容+辅助性、细节性内容

3、多帖推荐(3条):每帖可形成双链推荐,但要求每个推荐能呈现不同维度内的最优质帖,同维度内不重复推荐;

依据——新闻事实、背景成因、观点解读、正反方观点、幕后猜测、时局影响——进行组织;

4、专题制作:

通过对后台关键词抓取的观察,发现已形成热度民意反应的,可制作专题;民意反应这个维度只通过专题呈现,原则不用推帖方式;

通过多元发掘,各维度内容信息丰富,超出推帖级别,选题也极富价值的,制作专题升级放大;

重点关注的内容,易引发2.0关注的内容: 〃 突发事件:

对应执行层级:

主动搜集——设臵关键词抓取民意 主动发掘——博客搜索、发掘达人 持续关注——保持持续关注

关注:所有突发热点都是需要优先关注、全力启动的选题;

〃 人事变迁:

对应执行层级:

主动搜集——设臵关键词抓取民意 主动发掘——博客搜索、发掘达人

特征:在2.0中受关注,并能产生有质量内容; 受读者关注,大部分会上升为热点级;

读者对幕后背景有阅读需求,易引发各种追踪,容易成为现象级;

受达人关注,多为对时局的影响,对成因的猜测,容易成为解读级,甚至

见解级;

关注:杜绝通稿式的简单履历,对事件幕后、人物背景、人物特点、变迁成因、

时局影响进行关注发掘;

关注细节、关注解读、关注民意反应 例举:人物的家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