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5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5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4786dfd15abe23482f4dcb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七章 典型传动的精度

7-1判断题

1.任何齿轮传动都应具有传递运动精度、工作平稳精度、齿面接触精度以及合理齿侧间隙的要求。 (√) 2.齿轮精度等级越高,齿侧间隙应越小。 (× ) 3.单个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总偏差均用于评定齿轮的运动精度。 (× ) 4.齿廓总偏差不仅影响工作平稳性,也影响齿面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 ) 5.螺旋线偏差主要影响齿面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 ) 6.直齿圆柱齿轮不存在螺旋线偏差。 (× ) 7.具有径向跳动的齿轮不一定存在径向综合偏差。 (× ) 8.径向综合总偏差中一定包含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 ) 9.齿厚偏差将影响侧隙的大小。 (√ ) 10.齿厚上、下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 )

7-2. 选择填空(从括弧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它写在横线上)

1.对于精密机床的分度齿轮,主要精度要求是 (传递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齿面接触精度)。

2.对于矿山机械中的低速重载齿轮,主要精度要求是 (传递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齿面接触精度)。

3.生产中保证侧隙的常用方法是 (减薄齿厚,增大中心距,采用变位齿轮)。

4.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偏差项目有 (一齿径向综合偏差,齿轮径向跳动,公法线长度偏差, 齿廓总偏差 )。

5.影响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偏差项目有 (单个齿距偏差;径向综合总偏差,齿轮径向跳动,公法线长度偏差, 螺旋线总偏差)。 6.齿轮副的轴线若不平行,将会影响到齿轮的 (传递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齿面接触精度)。

7.按类比法确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精度等级时,应主要考虑齿轮的 (侧隙大小,润滑方式,圆周速度,转角误差)。

8.盘形齿轮的基准轴线是指 (内孔,齿顶圆,齿根圆,基圆)的中心线。

7-3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m=4 mm, z1=30,z2=90,b=30mm,6级

精度。试查表确定主要精度评定项目的公差或极限偏差值,并填入下表。

- 13 -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项目 代号 Fp fpt Fα Fβ Fi″ fi″ Fr 小齿轮(z1=30) 大齿轮(z2=90) 齿距累积总公差 单个齿距极限偏差 齿廓总公差 螺旋线总公差 径向综合总公差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 径向跳动公差 7-4某减速器中的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60,模数m=3mm,压力角α=20°,

变位系数为零,齿宽b=40mm,传递功率为3kW,转速n=480r/min。试确定该齿轮的精度等级。若测得齿距累积总偏差为0.06mm,是否达到对应精度的要求。

7-5某减速器中相互啮合的两个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m=4mm,压力角α=20°,

变位系数为零,齿数分别为z1=30和z2=96,齿宽分别为b1=75mm和b2=70mm,基准孔直径分别为d1=Ф40mm和d2=Ф55mm。两齿轮的精度均为 8-7-7 GB/T10095.1,试确定:

① 大齿轮的精度评定指标的公差或极限偏差; ② 大齿轮齿厚的极限偏差;

③ 大齿轮的公称公法线长度及极限偏差,相应的跨齿数、;

④ 大齿轮的齿坯公差 [包括齿轮轮毂键槽(b=16mm)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粗糙度];

⑤.大齿轮各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及其允许值; ⑥.将上述技术要求标注在齿轮图上。

- 14 -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1.热处理 40~50HRC;2.未注倒角1×45°;技 术 要 求

- 15 -

3.去毛刺。标题栏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八章 几何检测基础

8-1判断题

1.由第三方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判断其合格性就是质量认证。(× ) 2.量块按等使用为实际值,所以精度更高。 (√ ) 3.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准确度越高 (× ) 4.只要检定量块用的仪器精度足够高,3级量块也可以检定为1等量块。(× ) 5.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 6. 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 7.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分度值都很小,可见测量精度取决与仪器的分度值(× ) 8.测量结果中产生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 9.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 ) 10.采用间接测量是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 (× )

8-2. 选择填空(从括弧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它写在横线上)

1.某量块标称尺寸为20mm,修正值为+0.001mm, 则该量块的实际尺寸为 mm(20,19.999,20.001)。

2关于量块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量块的级是根据测量精度划分的,量块按等使用不包含测量误差,量块按级使用不包含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度高)。

3用千分尺测量30mm的标准量,读数为30.01mm,当用该千分尺测量工件时,产生的系统误差为 (+0.01mm,-0.01mm);若测得工件尺寸为30.25mm,则该工件的实际尺寸应为 (30.26mm,30.24mm)。 4在相同条件下对一被测量进行重复测量,若测得值彼此很接近但与真值相差较大,则说明该测量方法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小,系统误差大随机误差小)。

5若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03mm,则9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mm(0.03 mm,0.01mm,0.03/9mm)

6.用多次重复测量值求得的标准差称为 (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通常取标准差的3倍作为 (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8-3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基本尺寸为ф30mm的轴颈,用标称尺寸为30mm的量块调零后,测量轴颈时的示值为+10μm,若量块实际尺寸为29.998mm,试求被测轴颈的实际尺寸。

- 16 -

几何精度规范学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8-4在某仪器上对轴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35.008、35.004、

35.008、35.010、35.007、35.008、35.007、35.006、35.008、35.004mm。若已知在测量过程中不存在系统误差,试判断是否存在偶然误差(粗大误差),并用第一次测得值及所有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

8-5参看下图,在工具显微镜上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圆弧半径R,测得弓高h=

12.800mm,弦长s=58.560mm,若弓高和弦长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均为0.003mm,求圆弧半径及其扩展不确定度(测量中不存在系统误差)。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