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个案工作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6d0370561252d380eb6e9b

疗方案2――4: (2)辩论非理性信念(Disputing of Irrational Beliefs) 辅导员利用上面的例子,帮助婉珊明白事情本身并不是引发情绪问题的根源,而是她对此等事情的看法,在她的思想层面,有很多“应该”,“一定”的看法,辅导员帮助她了解事与愿违是否真的如此可悲,难以令人忍受,父母爱子女,当然是可喜的事,但不见得一定如此。 跟着,辅导员便向婉珊讲述情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方法。例如情绪困扰是源于非理性信念,ABC之理论等。 * 婉珊:“我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我自小六毕业后,便要外出工作,日间工作,晚间读书,直至捱完中七为止。” 辅导员:“你觉得中学课程一定要在日校读,否则这是很悲惨的,但事实上,读夜校是否真的世界末日,悲惨无望?” 婉珊:“也不是真的如此悲惨,不过,我妈妈似乎一点也不爱我,不体谅我。其实我的家庭环境,也可足以供我读完中学,但我的妈妈偏要我出来工作,供哥哥读中学,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可怜,条命很苦!” 辅导员:“我很明白你的心情,你觉得自己很凄凉,但其实,妈妈不一定是爱他们的子女,你的妈妈如果爱你,体谅你,当然是你所渴望的。但如果她不爱你,不体谅你,也不见得你是一个无价值,一点也不可爱的人!” 婉珊:“我都觉得自己其实也不简单,能半工读修毕中学。但我经常想起我的不幸童年,就很不开心。” 辅导员:“不错,我承认过去的事,是无法改变,但却不能说这些事实决定了我们的现在与将来,因为人本身是有能力作出改变,已发生的事,是个人的历史,只要我们能改变对那些事情的看法,接纳及承认它的限制,而善用现在的机会与能力,我们的将来仍然是充满希望。”

返回 * 四、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为了回应当时在个案工作开展过程中服务效率低下的实际问题,雷依德(William J.Reid)和沙尼(Ann W.Shyne)合作开展了一项为了促进个案工作服务效率的研究;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Laura Epstein)合作出版了(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一书,具体讲述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由服务对象自己选定的明确目标的任务中心模式。 *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1 1.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1 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需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介入时间有限;二是介入目标清晰;三是介入服务简要;四是服务效果明显;五是介入过程精密。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 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目标和手段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时目标,任务实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2 1.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本假设――2 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即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处理问题、处理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处理问题等,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 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即社会工作者在服务

介入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潜在能力,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3 2.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1 任务中心模式把沟通视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无论在辅导而谈之内还是之外,社会工作者只有借助具体的沟通行动,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服务对象,推动服务对象发生改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有效地沟通行动必须具

备两个要素和达到五种功能。 两个要素 (1)系统 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所处的介入阶段以及此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与服务对象沟通,这种沟通需要集中焦点、不节外生枝,同时又与整个服务介入过程紧密相连,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2)反应 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以服务对象及时地回应,鼓励服务对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让服务对象体会到社会工作者对他(或她)的关心和尊重,了解和分享社会工作者的经验和感受。 *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3 2.任务中心模式的治疗技巧――2 沟通行为的五种功能: 探究。明确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承担的任务。在确定了服务对象的任务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执行任务。 组织。规划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方式和目标,包括介入目标的解释、介入时间的安排、行动的规划和服务对象的参与方式等。 意识水平的提升。 通过提供相关的资料,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鼓励。强化或者激励服务对象的有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和态度。 方向引导。向服务对象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建议和忠告,让服务对象及时了解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 *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1 问题的界定、服务对象的界定以及任务的界定是任务中心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任务中心模式的重要特点; 只有清晰界定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为服务对象制定简要的服务。 1.清晰界定问题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要成为可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 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有可能自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2 2.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并不是所有的求助对象都能成为任务中心模式的服务对象,任务中心模式对服务对象具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作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求助对象。 (2)服务对象

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3.合理界定任务 在界定任务时,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而且也是可行的。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返回 *

*五、危机介入模式 1946年,林德曼 E.Lindermann 与卡普蓝 G.Caplan 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