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套试卷合集】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8套试卷合集】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2019届中考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71ca4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6

秘》有改动)

18.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 19.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2 分) 20.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能否删掉?为什么( 3 分) 21.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22.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2 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3—27题(16分)

读书也要讲“姿势”

①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该以什么姿势来读书呢?说到这一定会有人觉得很奇怪。可不是吗?我们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这就难以理解了。

②其实,这个问题还是不难理解的。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要讲究一定的姿势。人们日常的每个动作,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几乎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某种姿势。正确的姿势和不正确的姿势,产生的结果往往很不相同。同样,在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验的时候,大家也很认真听取老师傅和熟工人关于操作规程的讲解,并且在机器旁边从事操作的过程中,很注意每个动作都保持正确的姿势,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③但是,当我们走到学生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一看,情形却很不一样。在这些地方,一部分同学往往表现得很随便,有的顶着阳光,有的背着光线,或者斜倚在书桌旁边,或者蹲在阴暗的角落里,埋头在看书、做习题。还有的虽然坐着写东西,可是,偏偏又把头侧向左边,搁在左臂上,斜着眼睛看右手的笔尖在练习本上移动。为什么他们在这些地方,对于自己读书和写字等,就完全不讲究姿势呢?

④我想劝告这些同学,要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讲究正确的读书姿势。事实早已证明,有的同学因为马虎大意,缺乏正确的读书姿势,以致身体已经出现了一些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如近视、驼背等。如果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岂不令人惋惜?现在只要努力纠正,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由于先天性的原因以外,一般是能够逐渐好转,或者停止发展的。希望教师们、家长们,配合同学们自己,共同创造条件,形成风气,促使每个青少年都具有正确的读书姿势。

⑤不管是读书或者是写作,不拿出真精神就一定搞不好。坐着比较容易提起精神,这完全符合生理规律。即便我们现在不一定都要强调像古人那样“正襟危坐”,但是,能够坐得端端正正,也决无害处,只会有好处。而且坐的地方还必须注意光线,不要阳光直射,也不可背光。如果能够做到“窗明几净”就更好了。

⑥至于躺着看书等,固然不必绝对反对,可是的确不应该当做正确的姿势。对于一般健康的人来说,如果认真阅读重要的书籍,最好不要躺着。所谓“卧常可以作文”也只能是思索文章的若干要点,或者是病人口授文章的内容而已。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唐代的杨炯,虽然都是有杰出才能的,特别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盈川,在儿童时期就被称为神童,这两人可能有独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们卧读的例子也仍然不足为训。 ..⑦如今青年同学们读书的风气很盛,大家对于读书的姿势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3.作者在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观点?(2分)

24.第⑥段加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5.第②段讲了什么道理?与下文之间的论证关系如何?(4分) 26.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作用何在?(3分) 27.请谈谈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四.写作(任选其一)(60分) 1.题目:向着梦想进发

梦想是美好的,有了梦想就能飞翔。“梦想”可实可虚、可短期可终极。从虚和终极的角度看,“梦想”

可以是“人生理想”“道德水准”“心灵栖息”“精神境界”之类;从实和短期的角度看,“梦想”可以是学业成绩的提高、一家人的团聚、外出旅游等。向着梦想进发,把点点滴滴的感受记录下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请以“向着梦想出发”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2、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要求: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试卷答案

一.1. A 2. C 3. B 4 D

5.①有时只是微微的一个点头(1分)②微微一个点头,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1分) 6.语文综合学习。

⑴华子良 ⑵B (3)含义:要想收获果子,必先播撒种子。撒下付出的种子,必收快乐的果子;播撒勤奋的种子,才会有成功的果子。

(4) 同方认为:中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 7.略

二.文言文阅读【答案】

8.(2分)(1)担心 (2)周到或周全 (3)每天 (4)赠送或馈赠 9.(2分)C

10.(2分)(1)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2)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11.(2分)(1)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 (2)家贫苦读 12.(2分)言之成理即可。(1)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

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

(2)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份好意。 三.现代文阅读 (一)(21分).

13. A.紧张 B.担心 C惆怅 D难受 14.(1)母亲身上特有的温情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能写出母亲身上的温情1分,对孩子的关爱1分,意思对即可。

(2)该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成人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人自我设防、互相间缺乏信任的特点;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瓤”,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孩子纯洁、率真的特点。这里运用比喻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该句还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用孩子的真诚、单纯与成年人的缺乏信任、相互戒备进行对比,突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答出其 中一种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即可)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比喻和对比各1分,结合内容分析,概括孩子特点1分。

15.内容上:开头段用家人的叮嘱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结尾段用朋友短信的内容与包厢里人们的友好相处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信任,真诚相待”的主旨, 引入深思。 结构上:开头段引出了下文的故事。结尾段与开头段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内容和结构各2分。

16.“颤抖”是因为“我”接受孩子荔枝的激动心情;“僵硬”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天真纯洁,自己有羞愧之情

17.示例:小姑娘像只美丽的小蝴蝶翩翩起舞,小男孩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精彩的故事,大人们亲亲热热地拉起了家常。(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写出车厢内的融洽的场面,注意适当运用修辞方法即可

(二)18、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19、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20、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1、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22、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三23.读书也要讲“姿势”。(2分)

24.不能删去。(1分) “可能”一词表示猜测,若删去,表明曹操和杨炯“有独异于常人之处”就是肯定的了,不符合实际,太过绝对。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3分)

25.论证了“无论做什么活动,都要讲究一定的姿势”的道理。这一段主要是从一切活动都需要讲究一定的姿势入手,以便下文论述读书也要讲究“姿势”这个主要观点,与下文的关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大到小)。(4分) 26.举例论证。(2分)列举了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里种种现象,具体详细地证明了学生在自习的教室和图书阅览室对于自己读书和写字等的姿势,完全不讲究,进一步论证“读书也要讲‘姿势’”这一观点。(2分)

27.首先,提出“要努力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姿势,讲究正确的读书姿势”的劝告;然后,用事实从反面证明不讲究正确读书姿势的危害性;接着,从只要努力纠正,一般就“能够逐渐好转,或者停止发展”证明纠正不正确姿势的作用;最后,提出能“促使每个青少年都具有正确的读书姿势”的希望。(4分,意思对即可)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文段,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 ▲ )偾张。诗.人如椽( ▲ )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dànɡ( ▲ )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zhèn( ▲ )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 mí( ▲ )新的经典诗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诗词狂欢! ——《中国诗词大会》

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 ▲ 】 ...

A.《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出海时船不幸触礁,最后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在那里他用劳动战胜自然,

用才智克服困难,又救下了一个土人取名为“星期五”,经过多年的磨难,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B.《水浒传》紧扣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表现其性格。如宋江的领袖才能、吴用的神机

妙算、李逵的忠勇仗义、鲁智深的粗鲁莽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豹子头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作者赋予他的性格既有隐忍退让的一面,又有骁勇善战的一面。

在封建恶势力的逼迫下,他的身份、地位、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促成了他思想和性格的转化。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怀着烈火般的激情,英勇地战斗着。一次战

斗中,他的大腿受了伤,又得了伤寒病,期间读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本书,他深受感动。 E.保尔的右眼在一次战争中永远地失明了。在参加城里的共青团大会时,他看见冬妮娅用轻蔑挑衅的眼光

对待他的同志,这使他难以容忍。两人争吵起来,最终分手了。 3.仔细观察下图,请写出漫画所蕴含的道理。(2分)

▲ ▲ ▲ ▲ 填字 ▲ ▲ ▲ 注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