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马哲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73106410661ed9ad51f3b5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B)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4、一切认识,即使是荒诞的认识,在世界中也是有其客观原型的,这说明(B) A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差异性 B 人的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C 人的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D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C)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

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0、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

A 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 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C)

A 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z

1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B)

A 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 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 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A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 警察在街上巡逻

C 农民在地里插秧 D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1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 进行社会调查 B 分析实际情况

C 理论付诸实践 D 从实践中得出可靠结论

15、感觉、知觉、表象是(A)

A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多选题

1、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 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5、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

A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 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 A 真理和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B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 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7、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B)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8、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是(ABCD)

A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 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 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9、价值的特点是(ABCD)

A 客观性 B 主体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多维性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辨析题:

1、不管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真理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3、可知论都是唯物主义者,不可知论都是唯心主义者 4、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