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6f1014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0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申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工作汇报

一、 学校简介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是1994年9月创建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坐落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心地带,分东、西两个校区, 分别位于乳山路 188 号和东方路 420 号。学校占地面积为21753m2,建筑面积为15425 m2。拥有六层联体教学楼1幢、五层联体教学楼1幢,四层综合楼1幢、宿舍楼2幢、400座次的大礼堂等基础设施,语音室、电脑房、音乐专用教室、画室、食堂、实验室、体操房、多功能厅、工会休息室、人工草皮足球场和环型塑胶跑道等先进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现有38个教学班,共1673名学生。预备、初一年级19个班级在西校区,初二、初三年级19个班级在东校区。

现有在编教职工171人,其中在编教师139人。在岗教职工149人,在岗教师120人,学历达标率100%,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86%;高、中级教师占76%,其中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74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适当,50岁以上教师26人占22%;36-50岁的教师49人占40%;35岁以下教师45人,占38%。现有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17名,区后备骨干教师12名。

学校充分利用了市重点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秉承了建平中学“合格+特长”、“规范+选择”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追求卓越,崇尚一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11年的发展过程中以科学领路、管理见长、质量取胜,已经形成了“自信、自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忠诚、勤奋、敬业”的教风、“博学、严谨、思辨”的学风,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英语教与学的交际、发展、创新模式探究课题组》实验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国防教育书架工程优秀学校、上海市具有招收外国学生资格中学、浦东新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浦东新区双语教学实验校、浦东新区优秀家长学校、

1

浦东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浦东新区综合治理优秀集体、浦东新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浦东新区健康卫生学校、浦东新区健康校园、浦东新区教育系统创建文明先进集体,梅园社区“共同家园大课堂”市民素质工程教育基地。 2002—2004年,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类竞赛中有401人次获得奖项,团体奖超过100项。2005年,教师获奖17人次,在全国、市、区级发表论文25篇,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级竞赛获奖有140人次,学校获各级团体奖有36项。 正是因为有了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建平西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现在,教师尽心,家长放心,学生称心,建平西校已经在更高层次上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 建平西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

(一)办学理念

继续秉承建平中学的办学理念“合格+特长,规范+选择”,追求卓越,崇尚 一流,以“追求积极的变化”作为自己的校训,实现建平西校的核心价值。

学校的价值取向是:为国育才、为家教子、为地区解忧、为学生谋发展、为 教师立事业、为文化作传承与创新。

教师的价值取向是: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尽情关注学生的当 下幸福,尽心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信心。

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做一个有灵魂、有灵气的阳光少年。 (二)办学目标

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追求积极的变化,德育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 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为国育才,为家教子,为地区解忧,为学生谋发展,为教师立事业,为文化作传承与创新。把学校办成善于学习和研究,充满活力和朝气,勇于开拓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需要,有学科特长,有活动特色,有高升学率,能经得起各种评价,在课程领域不断寻求改革、实验,充满行动研究的上海市有影响的品牌初级中学。

(三)育人目标

为了把本校学生培养为富于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我们明确把育人目标定为培养有灵魂有灵气的阳光少年。

(1)有灵魂:指守法纪、遵公德、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肯奉献、能

2

创新、懂环保、善合作、会关心、讲责任、重实践等。

(2)有灵气:指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有基本的求知兴趣、动机,有较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一定的思考能力、表现力;有一定的强势智慧等。

(3)阳光少年:指懂健康涵义,有健身意识、习惯和本领,有健康情趣、 良好行为和生活习惯、充满活力和朝气等。 三、 学校德育培养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1.建立强有力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校长、书记、分管校长、

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心、团队、年级组长等组成的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完善指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实施分层管理,加强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德育激励机制。将德育工作的各项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晋升、聘任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在稳定队伍的同时,注重加强德育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加强对德育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对青年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做到每周行政会上有德育工作汇报及下一周德育工作通报。

2.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德育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学校优先保证把最优秀的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去,不断提高班任的待遇,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培训班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坚持每周一次班任工作例会制度,鼓励班主任重视德育工作一得及德育研究论文、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3.不断完善“党员导师制”实施机制

我校的“党员导师制\活动创建于2003年3月,以“平等的师生关系,共 进的发展目标\为活动的宗旨,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以党员同志自身的优秀品质、成熟思想和专业素养,培养和感染一批优秀学生,帮助他们感悟真谛,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为国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时代气息的新型人才作出一份贡献。活动中,要求各个班级推荐两名优秀学生,每个党员分别与其中的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优秀学生结对,作为他们的导师。每个月结对的党员师生进行一至两次的谈心活动,这些学生随时可以向自己的导师倾吐自己的心声,述说自己的疑惑,交流对社会和身边热点问题的观点。通过真诚、平等的交谈,不仅导师们的教导对

3

同学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同学们的思想火花也常常打动我们这些成年人,给我们以启迪和反思。同学们每个月总能给学校各个部门提出一些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体现了同学们的心声,拉近了管理者与学生的距离。它还时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督促我们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我校的“党员导师制\活动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定期召开《中学生成材》讲 座,组织一些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或考察活动。举办的《中学生成材》讲座,同学们从一个个走向成功的鲜活事例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成功人士的成长足迹和心得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更从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结论中增强了自己成材的信心,坚定了前进的步伐。每一份讲义发出,同学们都争着索取,并仔细阅读,好好收藏。结合讲座和自身的成长经历,同学们不仅肯定了前人的观点,也大胆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我们支部趁热打铁,一边编印《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心得体会文集,一边组织了同样主题的演讲比赛,并在校会课上向全校师生转播决赛实况。

现在我校自主开展的“党员导师制\活动,已经从初始走向成熟,为广大师 生所知晓、所欢迎,成为我校支部的特色工作和一大亮点。把“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深,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中做出积极的贡献,努力成为“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优秀党支部。

4.以行为规范为抓手,推行《学生管理手册》

我校实施的《学生管理手册》,既有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也有学生行为规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校纪校规;既有德育分的构成,也有特长分的认定。这种把德育分、特长分的综合考核和学生学习成绩一起,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引起了学生及家长的极大关注,因为这种综合评定,与学生评优、推优紧密相联系。2005年6月,我校进行了第一次学生特长分的考核。有的学生会炒菜,就在学生食堂当场操作;有的会武术,就当场打一套拳让老师评审。特长认定包括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电脑类、其他类(棋类、烹饪、手工、拼图、编织、模型、演讲等)。2005年6月15日的《新闻晚报》还为此作过专题报道。

(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全面育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折射,校园文化应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人才为主。注重学生道德品行、生活目的、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加强和深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