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723369b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3

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骡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義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B.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C.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D.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鸡/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徒,我国古代重要官职名,三公之一。也是姓氏的一种。 B.会稽,县名,在今浙江北部和江苏东南部一带。

C.《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作,共八十一章,道家经典作品。

D.钟繇,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大臣。工书法,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

语文试卷 第9页,共12页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岀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会稽山水皆佳,羲之到此就有了终老于此的想法。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骡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中记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表露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心绪,“日暖南山石”属于虚写,诗人想象家乡的暖日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B.颔联“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

C.颈联中诗人用“四时”“三年”强调了自己离开故国的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不易,为尾联抒发情感蓄势。

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2页

D.颔联“平原客”和尾联“屡弹铗”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的经历与诗人的际遇相联系,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18.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家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两者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善用比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借桑叶比喻年轻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岀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①_____________。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飞向太空的航程》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50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语文试卷 第11页,共12页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命题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寻找;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是一种寻找;朱自清在荷塘边寻找片刻的宁静,郁达夫不远千里,到故都寻找秋的意境; 曹操穷其一生,寻找人才,希望“天下归心”,陶渊明愤然挂印,寻找世外桃源,想要回归自然……从 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快乐,寻找友情,寻找财富,寻找知识,寻找幸 福,寻找美景……相信你也有这方面的体验。

请以“寻找 ___________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 第1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