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下语文期中诗词默写及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八下语文期中诗词默写及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76b2f0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6

期中考试复习之诗词默写

一、 诗词默写

《回延安》

,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红旗飘飘把手招。

,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进亲人怀。 二

,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三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 :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

。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

1

革命万里起浪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 再回延安看母亲! 1956年3月9日, 延安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

《桃花源记》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

既出,得其船, ,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

《小石潭记》

,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

之。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 , , ,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人, , 。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

《<诗经>二首》

关雎

,在河之洲。 ,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 求之不得,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 参差荇菜, 。 窈窕淑女, 。

蒹葭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 ? 式微式微,胡不归? , ?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 。 纵我不往, ? 青青子佩, 纵我不往, ?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 。 与君离别意, 。 ,天涯若比邻。 ,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 ,波撼岳阳城。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

二、 理解性默写 《桃花源记》 ? ? ? ? ?

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 , , , 。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 。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 。 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 , 。 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

子: , , , , 。 , 。 ? ? ? ? ? ? ?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 。 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 。

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 。 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

a. , 。 , 。 b. , 。 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

《小石潭记》

2、《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 , , 。

4

1、《小石潭记》中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