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周考文综历史考试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周考文综历史考试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77367d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3d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的分封,就其对象而言有两种:一是对周以前各地原有方国进行的分封,另一种是对周王子弟、同族和功臣等的分封。这种做法

A.使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实现了周朝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承认了原有地方势力的政治地位 D.消除了原有地方势力构成的威胁

25.汉孝惠帝时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吏”。

汉武帝时商人则身居要职,如任用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桑弘羊主持计算。汉武帝此举 A.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C.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B.规范了商人的行为 D.体现重武轻文政策

26.在我国古代,婚嫁双方一般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的传统婚嫁习俗。

《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同时还规定,夫妻“义绝则离”。据此可知,唐朝 A.婚姻观念比较开放 B.冲破理学观念束缚 C.主张婚姻自由平等 D.婚嫁讲究门第观念

27.(错题改编)万历新政十年间,张居正主持国政,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整

顿和改革措施。《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的这些举措 A.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威胁 B.削弱中央和地方的守旧势力 C.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的作用

28.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指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

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且必可共废之”。这一主张在19世纪末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制度

B.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说

D.提出了变革政治制度的理论根据

C.否定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29.据史料记载,北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包括对某些工

业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帮助,组织参加并举办国际展览会等。上述举措 A.促使民族工业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B.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有利于加强民族工商业的对外竞争力 D.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30.1938年5月,全面抗战已进行了10个月,为总结抗战经验和教训,毛泽东发表《论持久

战》一文。文中写道:抗战的胜败“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得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毛泽东上述结论是基于中日双方的 A.基本特点

B.人口数量 C.外部力量

D.军事实力

31.

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

时期 “一五”时期 “二五”时期 “1963─1965” “三五”时期 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 农业 41.83 135.71 74.46 104.27 轻工业 37.47 76.59 16.47 42.62 重工业 212.79 651.71 193.71 498.89 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农业 7.1 11.3 17.7 10.7 轻工业 6.4 6.4 3.9 4.4 重工业 36.1 54.0 45.9 51.1 上表说明当时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针时,着眼于处理 A.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 B.农民利益与工人利益的关系 C.沿海建设与内地建设的关系 D.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32.“自然法之父”

西塞罗认为:“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过像神一样的生活。”能印证此观点的是古罗马 A.推行罗马法

B.实行人人平等

C.提倡理性主义思想 D.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33.有学者认为,独立后的美洲不仅国家间的社会制度各不相同,而且各种社会制度在一

国内部也同时并存,把某些不可能用现成标签归类的成分混在一起,就像上百块不同颜色的瓷砖拼成的镶嵌画(现代形态、古代形态、原始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大杂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早期殖民影响深植于美洲

B.世界各地之间的人口流动频繁 D.殖民者曾在美洲推行分化政策

34.有历史学家认为,大不列颠工业革命是“自发的,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但历史学家

苏普莱则说:“在工业革命初始阶段,政府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是间接性的”。这种“间接性作用”主要应指政府 A.制定了一系列工厂法 C.提供广阔的商品市场

B.打击垄断行业 D.建立专利制度

35.1953年,苏联诗人别尔戈丽茨在本国某刊物上发表《关于抒情诗的对话》,指出“我们

很多诗篇缺乏主要的东西,没有人情味,没有抒情主人公”。不久该刊物一改往日遵循官方节日传统的做法,在当年的5月1日第一版上刊登了整整一栏爱情诗。这一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当属 A.“愤怒青年”

B.“黑色幽默” D.“解冻文学”

C.“垮掉的一代”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上海自开埠以来,便成为各种流行病频发地带……检诸相关史料,可以发现霍乱是其中最为频繁的一种。民国时期上海霍乱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频繁,数十年几乎无年不发生;二是死亡人数多,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层社会群体受害最深;三是成因极为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战争等。多种因素叠加交互作用,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霍乱中心之一。研究还发现,民国时期上海霍乱不同于一般的传染病,而是现代沿海城市畸形发展的一种城市病,其社会问题的层面要多于自然的层面。

——摘编自胡勇《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探略》

材料二 东北地区自晚清以来就是一个鼠疫灾害多发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依然严重的鼠疫流行给执政初期的党和政府以严峻的执政考验,促使东北地区党和政府与社会积极应对,不仅迅速成立了专业鼠疫防治机构,组织实施了有效的疫区处理工作,开展了积极的鼠疫临床治疗,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鼠疫救疗机制,而且从群众性工作和技术性工作两个方面迅速建立了较为严格的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实施了积极的鼠疫预防接种,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灭蚤及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宣传与教育等。……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成功的鼠疫防控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鼠疫应对机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反映的本

质问题。(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采取的鼠疫应对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该机制的重要意义。(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社会防疫事业从中能得到哪些借鉴。

(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信息点涂黑。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08年发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是光绪新政的重要议案之一,凡九章,一百一十二条,其中第一章的自治范围一节下,罗列了作为自治行为交给民间办理的各种事业:

一、学务:中小学堂、蒙养院、教育会、劝学所、宣讲所、图书馆、阅报社等; 二、卫生:清洁道路、蠲除污秽、施医药局、医院、医学堂、公园、戒烟会等; 三、道路工程: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建筑公用房屋、路灯等;

四、农工商务:改良种植牧畜及渔业、工艺厂、工业学堂、劝工厂、改良工艺、整理商业、开设市场、防护青苗、筹办水利、整理田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