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796e4310b4c2e3f57276395

说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还有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家“急”不得、“慢”不得、更“等”不得,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没想好就干,最终也快不起来,看似快实则慢。如果各方面都考虑好了、理顺了,一旦动起来就没有什么障碍,看似慢实则快。大家要理解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既不能大轰大隆、脱离实际、盲目蛮干,更不能消极观望、纸上谈兵、错失良机,要做到合规合体、合情合理、力所能及,使这项工作既有突破、有起色,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总之,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认识,我们要按照卢书记的要求,努力成为“四个明白人”,做到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力求突破,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城镇化涉及工作很多,只有抓住其中的特点、亮点,才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省委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换句话说,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我们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战略基点,抓住了这个点,就抓住了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抓好了这个点,就能走出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在此,我就这项工作强调三个坚持:

一要坚持示范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是一项新工作,没有既定的模式,眼下,只能说是处于探索阶段。搞探索就得有试点,这也是我们积极行动、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完善措施,少走弯路的一条途径。目前,许昌市已经决定在京广铁路以东、鄢陵县城以西,南到311国道西侧,北至长葛彭化路两侧,总面积571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的区域内,建设一个“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试验区。其目的就是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进行“三化”协调探索。最近,我们也自行确定了13个示范社区进行重点打造,而且已经启动了神垕风阳山、褚河小刘、吴湾、梁北砖桥、鸠山赵庄5个社区。当初,我们选择这些示范点也经过了反复讨论,从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群众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应当说都是一些基础条件好的,如果说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工作重点的话,那么示范社区就是重中之重。希望这些社区不负众望,为全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出一条新路、创出一套经验,争取在规划理念上当示范、建设标准上当示范、工作进度上当示范,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然,如果这些示范社区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不如没有列入的社区,我们也会及时调整。

二要坚持政策先行。过去我们常常讲规划先行,那是从技术操作层面提出的,而政策先行是从战略层面考虑的,这是卢书记来许昌调研后的一个主要观点,

37

也是李亚书记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做到“政策先行”?前不久,李亚书记在许昌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要求,必须抓住制约新型社区的关键点,大胆探索、不断完善,为新型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具体操作上,李书记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比如说,在“地”的问题上,要重点围绕土地如何分流、如何入股、如何节约利用,探索完善土地政策。以新乡长垣为例,他们就是通过合村并点、土地复垦,把土地“三项整治”指标与城乡用地指标增减使用相结合,既解决了社区用地缺乏和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为城镇发展提供了用地指标,实现了多赢。在“钱”的问题上,长垣走的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投入驱动、机制推进”的路子,采取“县级投入奖补资金、乡镇投入引导资金、鼓励民企捐助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提供贷款资金”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2010年以来,已投入资金7亿多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在探索,决定今后三年,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这些钱只能用于规划编制、基础设施等公益性投入,要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还需要大家创新思路、多想办法。在“管”的问题上,长垣对社区农民实行双重身份管理,为其办理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政策,而且仍保留农村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及惠农补贴等各种农民待遇。今天会上,我们也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就有专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还有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这里面的优惠政策很多,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多提建议,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好政策,通过政策先行、政策引领、政策突破,充分调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新型社区建设中去。

三要坚持规划为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许昌市委总的要求是“一年试点打基础、两年规范搞攻坚、三年提升见实效”。我们对这项工作既不能激进冒进,也不能消极懈怠,必须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在规划布局之前,要先搞懂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的标准是什么?卢书记指出:城乡结合部不是新型农村社区,那是城区;在县城结合部的产业集聚区,也不要搞新型农村社区,那是真正的城市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农村,真正在农村,“新”就新在这里。在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上,也有明确要求,偏远山区不低于5000人,平原不低于1万人。这与我们之前的理解和认识有些偏差,为此,我们要重新进行定位和衡量,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在规划标准上,要统筹考虑社区布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完善,注重融入历史、人文、习俗、生态等元素,体现其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多建精品、少留遗憾。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等方面应当拥有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标准,都要规划到位。实施意见里提的“五化十有”,大家应当学习研究一下,在规划的过程中给予体现。在完成时间上,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规划速度,2012年启动的30个新型社区3月底前必须完成。在规划执行上,要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原则落实,全力打造示范社区,努力走在许昌前列。

38

三、强化保障,抓好新型城镇化工作落实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完善措施、加强领导,确保整体工作强力推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新型城镇化工作由我和王市长牵总负责,市委、政府分别明确邓书记、益民市长具体负责,下面还设了几个工作组,各有分工。同时,还将实行领导干部分包联系责任制,所有市委常委都分包乡镇,从策划、谋划、规划到建设模式的选择、群众参与的形式都要全程负责、搞好协调。对各乡镇来说,这项工作仍是“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齐上阵,真正形成全市上下一个调、一条心、一股劲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严格督查考核。今天会上,我们对去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乡镇,以工作经费的形式进行了奖励。之所以这样,是要向大家亮明一个态度,新型城镇化工作也要实行奖优罚劣。在此,也希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组和各位领导要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督查力度,对各乡镇、市直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不间断地跟踪、督导、问效,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年终,我们将把考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察识别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依据效果、论功行赏。

三要营造舆论氛围。新型城镇化工作政策性强,疑难问题多,是一项需要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而统一思想、营造氛围、赢得支持是打胜这场硬仗的基础。所以,宣传部门要把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宣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通过政策解读、概念普及、氛围营造,把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宣传到位,解释到位,做到家喻户晓。尤其是示范社区涉及的乡镇,要引导干部算细新型社区建设的“大账”,算透群众自身收益的“小账”,使大家思想认识一致、行动目标一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去,依靠全社会的关注、全社会的支持、全社会的参与,推动这项工作见成效、出效益、惠民众。

同志们,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任务,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只争朝夕的精神、敢为人先的闯劲,大干营造氛围、巧干破解难题、实干求出成效,奋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新局面。

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9

来源:市政府办 时间:2010年12月06日 〖打印本稿〗 〖复制〗 〖关闭〗

张硕辅

(2010年11月11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为召开这次会议酝酿已久,林武书记亲自带队多次进行调研,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前期工作。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前段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今天上午大家听了双峰县的典型经验介绍,亲身感受了双峰近几年来的城镇变化。待会,林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当前我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紧紧围绕打造“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和建设“四个城市”目标,以娄底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以县市城区建设为节点,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强化城镇产业支撑,突出宜居宜业主题,着力打造青春娄底崭新名片,全市新型城镇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宜居娄底”呈现崭新风貌。

1、纵向看,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为五个“明显”: 一是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至2009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49.68万,比2005年增加26.17万,年均递增16.5%;城镇化率达到35.6%,比2005年提高5.3个百分点,年均递增1.32%。娄底中心城区道路骨架扩展到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4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32.3万增加到38万。冷水江、新化、涟源、双峰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