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习题_流域产汇流计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7章习题_流域产汇流计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7ead14e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4

c、f>fc

d、f

12.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某一地点蓄满后,该点雨强i小于稳渗率fc,则该点此时降雨产生的径流为[ ]。

a、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下径流 d、零

13.对于超渗产流,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取决于[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和前期土壤含水量

c、降雨量 d、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量 14.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大于枝叶截留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大于填洼量 d、雨强大于蒸发量

15.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C小于流域汇流时间?m时,洪峰流量是由[ ]。 a、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d、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16.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m时,洪峰流量是由[ ]。 a、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b、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c、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d、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17.某流域由某一次暴雨洪水分析出不同时段的10mm净雨单位线,它们的洪峰将随所取时段的增长而[ ]。

a、增高 c、减低

b、不变 d、增高或不变

18.净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 ]。

a、峰值小,峰现时间早 b、峰值大,峰现时间早 c、峰值小,峰现时间迟 d、峰值大,峰现时间迟

19.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一般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 ]。

a、峰值小,峰现时间迟 c、峰值小,峰现时间早

b、峰值大,峰现时间早 d、峰值大,峰现时间迟

20.某流域根据三场雨强相同,但暴雨中心分别在上、中、下游的洪水分析的三条单位线,它们的洪

5

峰流量分别为q上,q中,q下,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应该[ ]。

a、q上>q中>q下 c、q上=q中=q下

b、q上

21.某流域根据暴雨中心都在中游,但三场净雨强度分别为5、10、20mm/h的洪水分析出三条单位线,它们的单位线洪峰流量分别为q5,q10,q20,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应[ ]。

a、q5>q10>q20 c、q5

b、q5=q10=q20 d、q5?q10?q20

22. 从流域洪水过程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直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用斜直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 ]。

a. 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相等 b. 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大 c. 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相等 d. 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小

23.若?t、?T分别为原单位线和所求单位线的时段长,S(t)表示S曲线,S(t??T)为相对S(t)移后

?T的S曲线,则所求时段单位线q(?T,t)的数学表达式[ ]。

a、q(?T,t)?b、q(?T,t)?c、q(?T,t)?d、q(?T,t)??T[S(t)?S(t??T)] ?t?T[S(t??T)?S(t)] ?t?t[S(t)?S(t??T)] ?T?t[S(t??T)?S(t)] ?T24.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n减小时,对单位线形状的影响是[ ]。 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迟 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 c、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提前 d、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推迟

25.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k减小时,对单位线形状的影响是[ ]。 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 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迟 c、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提前 d、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推迟 26.纳希瞬时单位线的两个参数n,k减小时,则瞬时单位线u(0,t)[ ]。 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 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后 c、洪峰减低,峰现时间提前 d、洪峰减低,峰现时间推后 27.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一阶原点矩m1与其参数n,k的关系是[ ]。 a、m1?k/n c、m1?n/k (三) 判断题

6

b、m1?kn d、m1?k

n1. 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 2.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

3. 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大。[ ] 4. 流域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

5. 流域最大蓄水量Wm近似为前期十分干旱,本次降水相当大(能够产流)的洪水的损失量的最大值。[ ]

6. 流域最大蓄水量Wm与流域土壤最大缺水量Im在数值上相等,概念相同。[ ]

?的算术平均值。[ ] 7. 流域蓄水容量Wm是流域上各点最大蓄水量Wm8.蓄满产流模型认为,在湿润地区,降雨使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 ] 9.按蓄满产流的概念,仅在蓄满的面积上产生净雨。[ ]

10.按蓄满产流的概念,当流域蓄满后,只有超渗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 11.对流域中某点而言,按蓄满产流概念,蓄满前的降雨不产流,净雨量为零。[ ] 12.净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的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小于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 ]

13.应用降雨径流相关图查算降雨过程形成净雨过程的计算中,都必须且只能采用将累积时段降雨,从相关图座标原点查算出相应累积时段净雨的方法。[ ]

14.在干旱地区,当降雨满足初损后,若雨强i大于下渗率f则开始产生地面径流。[ ] 15.产流历时tc内的地表平均入渗能力?与稳渗率fc相同。[ ]

16.净雨从流域上某点流至出水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流域汇流时间。[ ]

17.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小于流域汇流时间?m时,流域上全部面积及全部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

18.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m时,流域上全部面积的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

19.单纯用等流时线的概念进行汇流计算时,考虑了河槽的调蓄作用。[ ]

20.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m(流域汇流时间)时,全部流域面积与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

21.流域汇流经历坡面、河槽汇流两个阶段,两者汇流速度不同,但可采取流域平均汇流速度计算。[ ]

22.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径流量是相

7

等的。[ ]

23.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形状相同。[ ]

24.根据单位线的基本假定,考虑了净雨强度对其形状的影响。[ ] 25.单位线假定考虑了净雨地区分布不均匀对其形状的影响。[ ] 26.若单位线的时段缩短为瞬时,则单位线即为瞬时单位线。[ ] 27.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n减小时,u(0,t)峰现时间提前。[ ] 28.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k增大时,u(0,t)峰现时间提前。[ ] 29.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n增大时,u(0,t)的洪峰增高。[ ] 30.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k减小时,u(0,t)的洪峰减小。[ ] 31.瞬时单位线的一阶原点矩m1与参数n、k的关系为m1?nk。[ ]

32.根据流域特征和降雨特征,由综合单位线公式求得单位线的要素或瞬时单位线的参数,而后求得单位线,称综合单位线法。[ ]

33.当瞬时单位线与净雨强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则需选择同一净雨强度的单位线参数m1进行地区综合。[ ]

34.综合瞬时单位线(或称瞬时综合单位线),实质上就是一个地区平均的瞬时单位线。[ ]

(四) 问答题

1.在进行流域产汇流分析计算时,为什么还要将总净雨过程分为地面、地下净雨过程?简述蓄满产流模型法如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2. 目前常用分割基流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优缺点? 3. 何为前期影响雨量?简述其计算方法与步骤

4. 简述流域土壤前期影响雨量折减系数的确定方法和步骤? 5. 土壤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其原理和步骤? 6. 何谓超渗产流,何谓蓄满产流,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 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的地面径流形成条件是否相同,为什么? 8. 试述绘制降雨径流相关图(P~Pa~R)的方法步骤? 9. 简述流域蓄水容量Wm的确定方法?

10.当一次降雨使流域蓄满后,按蓄满产流模型,写出一次降雨的水量平衡方程,并标明各项符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