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教育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教育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84e95e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a

A.每100g水中最多溶解0.9g NaClB.每100g生理盐水中溶解0.9g NaCl C.生理盐水中有0.9g NaClD.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氢气 沸点 不同(选填“溶解性”“沸点”或“熔点”)

③废气处理有利于治理环境,工业烟气中排放的SO2经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化工产品。

Ⅰ.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将SO2最终转化为 CaSO4 ,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

Ⅱ.在处理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S、O 。 ④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滤

沉降→过

自来水。加氯的作用是 消毒 。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

23该物质中含有 5 种元素,0.2mol中KAl(SO4)2?12H2O含有 1.204×10 个

钾微粒。

【解答】解:①食盐中金属元素的名称是钠,食盐可以配成0.9%的生理盐水,“0.9%”表示每100g生理盐水中溶解0.9g NaCl,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BD;

②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氢气沸点不同;

③碳酸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化学式为:CaSO4,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在二氧化硫和亚硫酸钙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而在硫酸钙中,硫元素显+6价,在氧气中氧元素显0价,在硫酸钙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硫元素与氧元素;

④氯气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该物质中含有5种元素,1mol物质含有的微粒个数是6.02×1023个,所以0.2mol中KAl(SO4)

2?12H2O

含有1.204×1023个钾微粒。

故答案为:①钠,BD; ②沸点;

第 13 页

③CaSO4,CaCO3S、O;

CaO+CO2↑;

④消毒,5,1.204×1023。

22.(5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写出A点表示的意义是 在40℃时,乙的溶解度是20g

②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当地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捞盐”,据此判断图中 甲 (选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与纯碱类似。

③在40℃时,将12g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有 2 g固体未溶解,如要使其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加入10g水 。

④40℃时,甲、乙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对此过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ⅡⅢ 。

Ⅰ.现象:有析出晶体,甲溶液析出固体质量>乙溶液析出固体质量 Ⅱ.溶解度:溶解度都变小:S甲>S乙

Ⅲ.溶液状态:都为饱和溶液,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质的质量分数 Ⅳ.溶剂变化:溶剂的质量不变,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溶液中溶剂质量 【解答】解:①写出A点表示的意义是:在40℃时,乙的溶解度是20g;故答案为:在40℃时,乙的溶解度是20g;

②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当地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捞盐”,据此判断图中甲物质的溶解度与纯碱类似,甲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答案为:甲; ③在40℃时,将12g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有2g固体未溶解,如要使其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10g水,因为在40℃时,乙的溶解度是20g;故答案为:2;加入10g水;

④40℃时,甲、乙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对此过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Ⅱ.溶解度:溶解度都变小:S甲>S乙;溶液状态:都为饱和溶液,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质的质量分数;Ⅰ.现象:有析出晶体,甲溶液析出固体质量>乙溶液析出固体质量错误,Ⅳ.溶剂变化:溶剂的质量不变,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溶液中溶剂质量错误,都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ⅡⅢ;

23.(6分)某黄铜渣中约含质量分数为7% Zn、50%Cu、5%CuO,其余为杂质(杂

第 14 页

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ZnO+H2SO4→ZnSO4+H2O) ①Ⅰ、Ⅱ中的实验操作均为 过滤 。

②溶液A中ZnSO4的质量 > CuSO4(选填“>”“<”或“=”)

③写出过量锌加入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CuSO4+Zn=ZnSO4+Cu 。

【解答】解:①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①Ⅰ、Ⅱ中的实验操作均为过滤;

②氧化锌的质量大于氧化铜,另外锌也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而铜和硫酸不反应,所以溶液A中硫酸锌的质量大于硫酸铜;

③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CuSO4+Zn=ZnSO4+Cu。 故答案为:①过滤;

③Zn+H2SO4=ZnSO4+H2↑、CuSO4+Zn=ZnSO4+Cu。

八、简答题(共21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24.(6分)某含铁和炭的黑色粉末,为测定其中铁粉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实验:称量10.0g样品放入50.0g的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100g(如图一)立即开始记录读数(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一中a的仪器名称是 电子秤 。10.0g样品转移到锥形瓶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玻璃棒 。

②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0.15 mol。

③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 84%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列式计算) ④根据锥形瓶中的反应绘制的图象正确的是 C 。

【解答】解:①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的仪器名称是电子秤,10.0g样品转移到锥形瓶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②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60g﹣159.7g=0.3g,物质的量是

=0.15mol;

第 15 页

③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3g x=8.4g

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

×100%=84%;

④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碳不会与硫酸反应,所以锥形瓶中的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所以绘制的图象正确的是:C。

故答案为:①电子秤,玻璃棒; ②Fe+H2SO4=FeSO4+H2↑,0.15mol; ③84%; ④C。

25.(7分)当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仍为无色溶液,为证明反应确实发生,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向装有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若观察到 红色消失 现象,则证明反应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

实验二: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反应过程中pH变化(20℃)如图所示:

①从0→t2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溶液由酸性逐渐变成碱性 。 ②根据曲线的变化,判断反应恰好完成的依据是 溶液的pH 等于7 。 ③t2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NaOH (写化学式)。

【解答】解:实验一:因酚酞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变为红色,当向碱性溶液中加稀盐酸时,发生HCl+NaOH=NaCl+H2O反应使碱减少至消失,则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即可利用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发生反应;

实验二:①从0→t2时,溶液的酸碱度是由小于7增大到大于7,说明了酸碱性变化情况是:溶液由酸性逐渐变成碱性;

②由曲线的变化可知,判断反应恰好完成的依据是溶液的pH 等于7。

第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