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地质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84f0711dd88d0d232d46a2c

41. 变质强度:岩石变质过程中,因其所处的温度 压力条件不同,岩石变质的程度也不同,叫作变质强度,或者叫变质等级59

42. 混合岩化作用:当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温度很高时岩石受热而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酸性成分的熔体,同时由地下深部也能分泌除富含钾、钠、硅的热液,这些熔体和热液沿着已形成的区域变质岩的裂隙或片理渗透、扩散、贯入,甚至和变质岩发生化学反应,以形成新的岩石,这就是混合岩化作用。60

43. 混合花岗岩:当长英质熔体或富含钾、钠、硅的热液彻底交代原来的岩石时,原来岩石的宏观特征完全消失,并形成花岗岩,这种花岗岩称为混合花岗岩,它是混合岩化作用程度极高时的产物。60

44、动力变质作用:岩石由于受到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强烈应力的作用,可以使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变形 破碎,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 第 10 页 共 27 页

并常伴随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这种变质作用称为动力变质作用 又称破裂变质作用 构造角砾岩 糜砾岩 第六章 地质年代

1. 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64 2. 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3. 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有多少年。64

4. 同位素年龄:包含该放射性元素的矿物的形成年龄,称为矿物的同位素年龄,它相当于包含该矿物并和该矿物同时形成的岩石的绝对年龄。66 5. 地层层序律: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64 6. 生物层序律:生物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因此,一般说来,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形同时期且在形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这就是生物层序律。65

7. 切割律: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说来,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66

8. 化石:储藏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65

9.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65

10. 母体同位素:矿物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后剩下的为母体同位素。66 11. 子体同位素:蜕变而成的为子体同位素。66

12. 地质年代表:按地质年代先后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列出“地质年代表”。67

13. 宙:最大一级的地质年代单位;代:次一级单位;纪:第三级单位;世:第四纪单位;宇、界、系、统:在各级地质年代单位内形成的地层。67 14. 群:是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它包括厚度大、成分不尽相同但总体外貌一致的一套岩层。70

15. 组: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一种岩石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种的岩石互层组成。71

16. 段:是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代表组内岩性相当均一的一段地层。71

17. 层: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1. 震源:产生地震的发源于地下的某一点,称为震源。72 2. 地震:大地的振动

3. 震中: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72

4. 海啸: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72

5. 构造地震:又称断裂地震,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断裂所引起。73 6. 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强度较小,只是在火山周围地区有较显著影响,而且,一般都与中、酸性岩浆的喷发有关。74

7. 陷落地震:在石灰岩发育的地区,岩石被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巨大地下空洞,一旦上覆岩石的重量超过岩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 第 11 页 共 27 页

石支撑的能力,地表即发生塌陷,引起地震。74 8.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70km。74 9.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300km。74 10.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300-700km。74

11. 地震仪:记录地震波的仪器称为地震仪,它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振动记录下来。75

12. 纵波:是推进波。波动时质点作前后运动,物质呈疏密交替,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74

13. 横波:是剪切波。其波动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74

14. 表面波:又称为L波。它不是从震源发生的,而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74

15. 地震谱: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谱。75

16. 震中距:纵波与横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即时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离震中越远,时差越大。由此规律即可求出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即震中距。76

17. 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18. 等震线:烈度相同点的连线,称为等震线。78

19. 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相关。78

20.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称为烈度。78 21.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79

22. 地中海-印尼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79

23. 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均为浅源地震,震级一般较小。80

24. 石陨石:其密度为3-3.5g/cm3,主要的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少量基性斜长石,含有约20%的金属Fe-Ni成分。83

25. 铁陨石:其密度为8-8.5g/cm3,几乎全部由金属组成,其中大部分为Fe,Ni含量为4-20%;83

26. 石铁陨石:其密度为5.5-6g/cm3,是硅酸盐矿物与铁镍金属的混合物。83

27.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位于地表以下数公里到30-40公里深度。纵波到达这一介面后,其速度由平均为6-7km/s,突然上升到8.1km/s。此介面的深度在大陆深,在海洋浅,这一事实是南斯拉夫学者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首先发现的,被称为莫霍面。83

28.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位于地下2900km深度。横波到这界面就消失了。纵波能够通过,通过后其速度由原先逐渐加快的状态转变为突然减慢。同时,纵波到达该界面还明显的发生折射与反射,造成在地表的一定区间出现收不到纵波的阴影带,为纪念最早研究这一界面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将此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83

29. 康拉德面:位于地壳内部。表现为纵波速度从6km/s突变为6.6km/s。由于康拉德最先提出了这一界面,故称其为康拉德面。地质上根据此面推断地壳分为密度不同的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84 30. 地壳: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 主要由硅酸盐类物

31. 地幔: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圈层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 第 12 页 共 27 页

32. 地核:位于深2900km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部分称地核软流圈:地下从平均为50km深处开始到大约250km深的地带,物质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液态物的含量为1%-10%,由于混有液态物质,所以这一地带的物质比较“软”,易于发生塑性流动,故称之为软流圈。85 33. 岩石圈:地壳及其软流圈以上的固体地幔 34. 大洋地壳:自己总结吧,35. 大陆地壳:自己总结吧,

36. 山根说:高山处的岩块下沉深,平原所在处的岩石与高山所在处的岩块具有相同密度,但下沉浅,两处的岩块漂浮在具有密度较大的同一地质体之上保持着均衡

37. 均衡原理:引起 均衡的动力不是浮力而是重力,设想在地幔内部的某一深度上可以找到一个水平面,称为补偿基面,在此面的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上覆岩块的总重量都相同,即是一次补偿基面为准,高山地区地势虽高,但其下部地幔的厚度校,大洋地区的地势虽低,但其拥有的地幔厚度大,固两处岩块的重量相等称为均衡原理 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1. 构造运动:内里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 90

2. 构造变动: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包括褶皱变动和断裂变动 3. 构造变形:由构造运动引起原有岩石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称为构造变形

4. 地质构造: 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最基本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裂。91

5. 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其有三种基本形式:(1)相邻块体分离(2)相邻块体相向聚汇(3)相邻块体剪切、错开。90 6. 垂直运动:垂直运动是相邻块体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分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区上升为高地或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为盆地或平原。90 7. 岩层的产状要素:层面的走向、倾向与倾角,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91 8. 走向:层面与假象水平面交线的方向,它标志着岩层的延伸方向。 9. 倾向:层面与走向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它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即为倾向。它代表层面倾斜的方向,恒与走向垂直。

10. 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交角,与倾向方向测量称为真倾角,沿其他方向测量的交角均较真倾角为小,称为视倾角 视倾角所包含的岩层倾斜方向称为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