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道岔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898a666ddccda38376bafc7

(A)160V (B)180V (C)200V (D)220V 42.ZD6-J型电动转辙机转换时间不大于( C )。 (A)5.5s (B)8s (C)9s (D)10.2s

43.ZD6-D型电动转辙机转换时间不大于( A )。 (A)5.5s (B)8s (C)9s (D)10.2s

44.ZD6-A型电动转辙机转换时间不大于( A )。 (A)3.8s (B)5.5s (C)9s (D)10.2s 45.ZD6电动转辙机所配用的电动机为( A )。 (A)直流串励电动机 (B)直流并励电动机 (C)直流复励电动机 (D)直流他励电动机

46.电动转辙机密贴调整杆动作时,空动距离应在( B )以上。 (A)4mm (B)5mm (C)6mm (D)10mm

47.四线制道岔(三相交流除外)表示电路中二极管的技术指标是( A )。 (A)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300mA (B)反向电压不大于500V,正向电流不大于300mA (C)反向电压不小于1000V,正向电流不小于300mA (D)反向电压不大于1000V,正向电流不大于300mA

48..“双机牵引”制式中,调定反位密贴时,在第三连接杆处,尖轨与基本轨间放厚( C )宽20mm的铁板,不得锁闭道岔。 (A)2mm (B)4mm (C)6mm (D)8mm

49.ZD6电动转辙机的摩擦联接器下部夹板不得( B )。 (A)生锈 (B)松动 (C)紧固 (D)太紧

50.ZD6型电动转辙机摩擦联接器夹板弹簧各圈的最小间隙不能小于( B )。 (A)1mm (B)1.5mm (C)2mm (D)2.5mm

51.ZD6型电动转辙机为了保护电动机的安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其内部联结采用了( B )。

(A)固定联接 (B)摩擦联接 (C)自由联接 (D)紧固联接 52.ZD6型电动转辙机转换完毕,是靠( A )切断启动电路。 (A)自动开闭器 (B)移位接触器

(C)1DQJ落下 (D)锁闭继电器SJ落下

53.ZD6转辙机自动开闭器的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的接触深度不小于( D )。 (A)1mm (B)2mm (C)3mm (D)4mm 54.ZD6转辙机速动爪落下前,动接点在静接点内有窜动时,应保证接点接触深度不少于( B )。

(A)1mm (B)2mm (C)3mm (D)4mm 55.ZD6转辙机在顶杆上放上( D )厚的垫帽,移动动作杆,移位接触器接点应顶开。

(A)1.0mm (B)1.5mm (C)2mm (D)2.5mm (C)0.9mm±0.1mm (D)1.0mm±0.1mm

56.ZD6转辙机炭刷与换向器接触面不少于炭刷面积( C)。 (A)3/5 (B) 2/3 (C)3/4 (D)4/5

57.ZD6转辙机的摩擦电流不得大于额定电流的( C )。 (A)O.5倍 (B)1倍 (C)1.3倍 (D)1.5倍 58.ZD6转辙机炭刷长度不少于炭刷全长的( A )。

(A)3/5 (B)2/3 (C)3/4 (D)4/5

59.ZD6转辙机电机正反向摩擦电流相差应小于( C )。 (A)0.1A (B)0.2A (C)0.3A (D)0.4A 60.ZD6-A型电动转辙机动作杆动程为( C )。

(A)152mm+4mm (B)156mm+2mm (C)165mm+2mm (D)160mm+1mm 61.ZD6-E型电动转辙机动作杆动程为( C)。

(A)152mm+4mm (B)156mm+2mm (C)190mm+2mm (D)190mm+1mm 62.ZD6-J型电动转辙机动作杆动程为( C)。

(A)152mm+4mm (B)156mm+2mm (C)165mm+2mm (D)160mm+1mm 63.ZD6-J型电动转辙机额定转换力为( C )。 (A)3924N (B)4905N (C)5884N (D)6867N 64.ZD6-D型电动转辙机的额定转换力为( B )。 (A)2450N (B)3430N (C)4413N (D)5884N 65.ZD6-A型电动转辙机的额定转换力为( A )。 (A)2450N (B)3430N (C)4413N (D)5884N

66.各种类型的转辙机外壳所属线路侧面的两端与基本轨或中心线垂直距离的偏差:内锁闭道岔不大于( A )。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67.ZD6转辙机自动开闭器动接点与静接点组的接触深度两侧相差不大于( C )。 (A)1mm (B)1.2mm (C)1.5mm (D)2mm

68.ZD6转辙机用手扳动自动开闭器动接点,其摆动量不大于( C )。 (A)1mm (B)2mm (C)3.5mm (D)4mm

69.电动转辙机正装伸出时,自动开闭器的( B )闭合。 (A)第一排和第三排接点 (B)第二排和第四排接点 (C)第一排和第四排接点 (D)第二排和第三排接点

70.站在电动转辙机电机一侧,面对转辙机,当电动转辙机的动作杆和表示杆由转辙机底壳的( A ),这种情况称为转辙机正装。

(A)右侧伸出 (B)左侧伸出 (C)左侧拉入 (D)右侧拉入

71.在顶杆上放上( B )厚的垫帽,移动动作杆,移位接触器接点不应顶起。 (A)1.0mm (B)1.5mm (C)2mm (D)2.5mm

72.为了在挤岔时能及时切断道岔表示电路,在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和表示杆中段上特制成( D )。

(A)凸面 (B)凹面 (C)平面 (D)斜面 73.ZD6系列电动转辙机的摩擦连接器的( D )压力必须能够进行调节,使道岔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机能够带动转辙机工作。 (A)接点 (B)保持 (D)转换 (D)摩擦

74.发生挤岔表示杆被推动时,表示杆上的斜坡顺着检查柱的斜面移动,从而将( A )顶起,使其中一排动接点离开静接点,切断了表示电路。 (A)检查柱 (B)检查块 (D)支架 (D)连接板

75.道岔定位有表示,由定位向反位操纵时,道岔启动后烧反位DF保险,电流表指针瞬间摆动较大再回零,不能转换到底,无位置表示的原因是( A )。 (A)X1与X2相混 (B)X1与X3相混 (C)X2与X3相混 (D)X1与X4相混

76.道岔定位无表示,由定位向反位操纵后,道岔能转换完毕,但在反位密贴处来回窜动,控制台上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一直无位置表示的原因是( B )。

(A)X1与X2相混 (B)X1与X3相混 (C)X2与X3相混 (D)X1与X4相混 77.道岔定位有表示,向反位操纵,道岔能转换完毕,无反位表示的原因( C )。 (A)X1与X2相混 (B)X1与X3相混 (C)X2与X3相混 (D)X1与X4相混 78.道岔定位有表示,由定位向反位操纵时,先后烧定反位的DF保险,电流表指针有两次摆动很大,道岔不能转换完毕,一直无位置表示的原因( D )。 (A)X1与X2相混 (B)X1与X3相混 (C)X2与X3相混 (D)X1与X4相混 三、判断题

1.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转换锁闭装置完成两个程序:转换和锁闭。(×) 2.BD1-7型变压器用作道岔表示电源的隔离变压器。(√) 3.转辙机表示杆销孔旷量可以超过1mm。( ×)

4.为了防止电动机损坏,所以电动转辙机只能做负载试验,而不能做空载试验。(√)

5.道岔锁闭后,不允许再扳动道岔。(√)

6.按道岔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普通单开道岔、对开道岔、单式交分和复示交分道岔四种。(√) 7.道岔尖轨卡物、外界施工妨碍造成信号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列为非责任障碍。(√)

8.当道岔一经启动后应保证能转换到底,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应保证经操纵后能转换到原位。(√) 9.断开遮断开关时,摇把能顺利插入摇把齿轮或用钥匙打开电动转辙机机盖,此时电动机的动作电源将被可靠地切断,不经人工操纵和确认,不能恢复接通。(√) 10.更换道岔设备使尖轨失去控制时,应在工务配合下,将道岔钉固,车务加钩锁器后方可施工。(√)

11.下图为ZD6型电动转辙机电机的内部配线图。( ×)

12.直流电动机可以不安装换向器。(× )

13.ZD6型电动转辙机挤切销的作用只是把齿条块和动作杆连接在一起,将齿条块的动作经过动作杆传递到尖轨上。( × )

14.移位接触器是检查挤切销是否折断移位的装置。( √ ) 15.密贴调整杆的螺帽应有防松措施。( √ )

16.ZD6型电动转辙机的动作电源是直流电。( √ )

17.电动道岔的动作杆、表示杆及安装装置的各种连接销、摩擦面应油润。(√) 18.四线制道岔表示变压器的变压比为3:1。( ×)

19.当四线制道岔表示电压用半波整流的万用表测试时,会出现交流电压为零,表笔对调后电压正常。(√ )

20.直流电动机里可以不安装换向器。( × )

21.ZD6型电动转辙机是利用齿条块上特制的削尖齿圆弧和锁闭齿轮上的圆弧来构成锁闭的。(√ )

22.ZD6-E型电动转辙机适用于转换重轨铁路正线上特种断面的尖轨道岔,大号码道岔以及严寒地区道岔。( √ )

23.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中的极性保持继电器的类型是JYJXC-135/220。(√ ) 四、问答题

1.扳动道岔时烧熔断器有哪些主要原因?如何处理? 扳动道岔时烧保险的主要原因有:

电机短路;电源混线;电缆混线;配线错误;电机动作电路中有两个以上接地点;室内2DQJ两组有极点动作不同步;来回快扳道岔时,2DQJ接点电弧不能熄灭形成短路; 处理方法:

调查了解是否扳定、反位都烧保险;

甩掉电机4#端线,扳动试验,如果不烧保险则是电机问题,如果依然如故则是电路配线问题;

甩掉X1(或X2)线扳动试验,如果不烧保险则是转辙机内配线问题;如果依然如故,则是电缆混线或室内问题;检修后扳动试验烧保险,则属于故障电流太大或电弧不能吹断造成短路。

2.电气集中车站有关道岔作业施工完毕后,如何正确核对道岔位置?

答:有关道岔的施工作业后需核对道岔位置时,关键是做到“四个一致”即:扳动位置、表示灯、接通光带、与室外道岔一致。室内扳定位时应有定位表示、扳反位时应有反位表示;室外人员核对道岔位置后说:“××道岔现在开通××股道(或××道岔)---定位(或反位)”,室内则压接通光带按钮(或排进路),核对“四个一致”,定、反位均核对完毕后,方可销点,交付使用。 3.工务、电务道岔结合部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道岔各部轨距、牵引点处开程应符合标准。

尖轨、心轨、基本轨的爬行、窜动量不得超过20mm.,限位铁两边应有间隙,尖轨、心轨、基本轨爬行、窜动不得影响道岔方正,杆件别劲、磨卡及外锁闭框调整孔无调整间隙。

道岔的转换阻力不得在于电动(液)转辙机的牵引力,转辙机的牵引力应符合规定标准。

尖轨、心轨无影响道岔转换、密贴的硬弯、肥边和反弹,甩开道岔杆件,人工拨动尖轨、心轨,刨切部分应与其本轨、翼轨密贴,其间隙不大于1mm。 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的间隙均应大于1.5mm。

道岔转辙部位的轨枕间距符合标准,窜动不得造成杆件别劲、磨卡,影响道岔方正和道岔正常转换。

道岔转换时基本轨横移不得导致道岔的4mm锁闭。 尖轨、心轨底部与滑床板密贴。 滑床板无影响道岔转换的滑痕。 4.各种类型的转辙机、转换锁闭器或道岔表示及密贴检查装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各种类型的转辙机、转换锁闭器或道岔表示及密贴检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能可靠地转换道岔。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将道岔锁闭在规定位置,并给出道岔位置的表示; 正常转换道岔时,挤切销或保持联结装置应保证不发生挤切或挤脱。当道岔被挤时,同一组道岔上的转辙机或转换锁闭器、密贴检查装置的表示接点必须断开; 安全接点应接触良好。在插入手摇把或钥匙时,安全接点应可靠断开,非经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