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词中的花影意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析宋词中的花影意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8ce3b34960590c69fc37668

成 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 浅析宋词中的花影意象 (外文):Simple Analysis on the Hankage Image of Ci petry 院(系)

: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徐青青 学 号: 20113276 指导教师: 徐利英

2015年 5月 9日

目录

1.引言???????????????????????????????1 2.花意象与影意象的结合???????????????????????1

2.1花意象的审美意蕴 ????????????????????? 2 2.2影意象的审美意蕴?????????????????????? 3 2.3组合的花影意象的主要意蕴?????????????????? 5 3.“花影”意象情感意蕴 ???????????????????????6 3.1春愁意浓,惆怅感伤 ?????????????????????6 3.2闺怨相思,孤寂怀人 ?????????????????????8 3.3政治受挫,愁苦悲愤????????????????????? 10 4、文人多以花影意象入词的原因 ??????????????????11 4.1宋人爱花赏花的风气盛行 ????????????????? 12 4.2宋代至柔的文人情怀 ??????????????????? 13 5.结语?????????????????????????????? 13 参考文献????????????????????????????? 15

浅析宋词中的花影意象

摘要:花意象和是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而影意象以其虚幻空灵之特点也颇受文人青睐。花影意象作为花意象和影意象的组合体,自然也成为宋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之一。因花影意象本身具有柔美朦胧、纷繁复杂和虚无缥缈的特点,所以词人多借其营造清幽深远、宁谧柔和的意境,传达感时伤怀、孤寂相思或政治失意等情感意蕴。

关键词:宋词 意象 花影 情感意蕴

1.引言

诗词传达情感的途径是塑造特定的艺术意境,而塑造意境必不可少的功臣便是意象了。自古至今,花影意象颇受文人的青睐,古诗词网站收录的就有近600首含“花影”的诗词(未分朝代)。因为花影是花意象和影意象的组合,若以花影入词自然符合两个条件,那就是既有可赏之花而又有花朵可投之影。从词语字面意义看来,花影不是一个单独的意象,所以还有诗词作品中会把他们分开来写,例如前句写花,后句写影,这样的诗句也无法完全统计。另外,花是一个集体名词,它包括梅花、兰花、桂花、荷花、杏花、海棠等,那么描写这些花的影子也可以算是花影了。据全宋词电子检索系统统计,梅影134首,桂影32首,海棠影、宫花影、菱花影若干首。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文人喜爱花影并对其进行吟咏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花影既是花意象与影意象的组合,花与影之间是本体和派生的关系,意象塑造上是主与次、实与虚的关系,在词作情感表达上有无穷意义之感,因此本文会分别对花影意象与花意象和影意象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探讨。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花影意象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和情感特点,因此探究花影意象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象存在于宋词中的符号学意义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另外,这里选取宋词这一固定的范畴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来研究花影意象,因为在宋代宋词这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成就最高,缩小研究范围有助于我们探析花影意象的典型性。此外,要解释花影意象频繁出现和众文人对其相通的情感体验就不得不谈到宋人对花的独特情感了。宋代爱花赏花风气特别盛行,为花影入词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2.花意象与影意象的组合

花影,顾名思义,就是花的影子。各类花大多数都有别称,很多词作都涉

及到花的别称,比如落花可以称为落红、飞红,玉茗是白山茶花的别称,用暗香疏影便可指代梅花影。词人不一定会直接以花字和影一起入词,这就给我们检索花影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花名加上影而形成的花影意象进行说明研究。此类花和影组合意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梅花影、桂花影、宫花影及海棠影等。花意象和影意象是花影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对花影这个整体意象的审美特点进行剖析,应当就构成部分的花和影这两要素所表达的主要意蕴分别作出阐释,然后找出二者内在的规律的联系,最后在整体上把握花影意象作为一个整体意象所呈现出的审美意蕴。

2.1 花意象的审美意蕴

自然景物中,花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景物。一提到美,人们的脑海里似乎立马闪现这种可爱的生物。花作为审美的客体以优美动人的姿态、丰富缤纷的色彩及芳香四溢的味道吸引着审美主体的各种感官来参与审美体验。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一定带有一些个人情感因素或是情绪,通过对花进行审美,发现花这个审美对象的某些特质与自己有心灵的契合之处,于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特殊情感寄托到花上,这样就生成了一章章优秀的咏花诗篇。

花是自然界该种植物类别的总称,无法通过此整体具体说出其传达的具体内涵,只有在具体的意境中才能阐述出它的独特意蕴,因此我们必须从文人将花入词的切入点来进行逐步分析。

第一,花的种类繁多,而且生长地点和开放时间不一,形态各异,这与人的生活状态有暗合之处,因此文人常以花喻人,渐渐地花在文学作品中被人格化了。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的生长特点与君子洁身自好的品质相契合;梅花凌寒绽放、傲霜斗雪,被赋予人坚贞不渝、孤傲高洁的品格特征;菊花因为得到陶渊明先生的垂青成为隐士的象征,代表超凡脱俗的品格。被人格化和赋予文人某种特殊情感的花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将花的某些特质人格化,传达词人的相关的精神品质或崇高的情感是花意象的情感意蕴之一。如“小春三日,便觉春暄梅影出”。(《减字木兰花》)

第二,古代惜花如人的传统赋予花的生命状态以特殊的意义。花的开败触动着文人的内心情感,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花开花落乃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规律,但在文人看来确是时光流逝的痕迹。春天是花开烂漫、莺歌燕舞的季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