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8cf0f0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1

四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预习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姜彧,字文卿,莱州莱阳人也。中统二年,彧与荣孙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状已露,宜先其未发制之,未报。明年春,璮果反。时诸郡不为兵备,璮即袭据济南。彧弃家从荣,招集散亡,迎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之。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粮尽势蹙,彧乃昏夜请见王曰:“闻王陛辞时,面受诏曰:‘发兵诛璮耳,毋及无辜。’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王曰:“汝言城破,解阴阳耶?”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于王,晚矣。”王悟。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参议,改知滨州。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四》,有改动)

下列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B.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C.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D.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知高平、潍二县,有惠政。征授刑科给事中。宁夏用兵,请尽蠲全陕逋赋,从之。父丧除,起故官,历工科左给事中。帝方营建两宫,中官利干没,复兴他役。问达力请停止,不纳。俄陈矿税之害,言:“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典试山东,疏陈道中饥馑流离状,请亟罢天下矿税,皆不报。已,巡视厂库。故事,令商人办内府器物,佥名以进,谓之佥商。而诸高赀者率贿近幸求免,帝辄许之。问达两疏争执,又极论守训罪,并寝不行。进礼科都给事中。

(《明史·张问达传》,有改动)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B.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C.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D.阉尹一朝衔命/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毁室庐/掘坟墓/不一按问/若万方怨恫何

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9分)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溪鸟勅鸟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

1

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

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1.(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B.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C.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D.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B.刺史,古代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存勖实现父愿。李克用在三垂岗设宴,预言李存勖将完成未竟的功业。后来,初袭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岗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B.李存勖勇武善战。他曾在先王之丧、叔父之难等不利的情形下果断出击,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 C.李存勖寄信伶宦。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让梁之优伶陈俊和储德源做刺史,被郭崇韬劝阻,最终他还是履行了对伶人的这个承诺。

D.李存勖疏忌功臣。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郭崇韬、朱友谦等都被他诛杀,李嗣源也因位高权重而被疑忌,最终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2)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导学号37740237?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19分)

高智耀,河西人,世仕夏国。曾祖逸,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

2

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

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5.(文言文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6.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礼记》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而非谥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来高智耀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甄选了好几千名儒生。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

3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

?导学号37740238?

答案与解析

四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预习练

1.D 首先比较选项,然后分析排除。“贼众开门出降”是一个完整的语句,中间不能断开;“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这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中间要停顿。

参考译文 姜彧,字文卿,是莱州莱阳人。中统二年,姜彧与张荣的孙子张宏进入朝廷,就此上书说益都的李璮谋反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应当在他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先制止他,奏书上呈后没有得到答复。第二年春天,李璮果然造反。当时各郡没有做军事准备,李璮就袭击占领了济南。姜彧抛弃了家小跟随张荣,招集流散逃亡的士兵,迎接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伐李璮。秋季七月,捕获到俘虏,俘虏说城中的粮食已经用尽,形势紧张,于是姜彧在傍晚请求见王,说:“我听说大王在朝廷辞别皇帝时,当面受到诏命说:‘出兵是为了诛杀李璮,不要牵连无辜之人。’如今城池很快就将被攻破,大王应该早点告诉诸位将领分别把守好城门,不要让士兵放任,如果不这样,城中(恐怕)就没有活人了。”大王说:“你说城就要攻破,难道你会阴阳占卜吗?”姜彧说:“我是从人事上来推测这件事的,假若我等城破了再向你说这些话,那就晚了。”王明白了。第二天叛军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王向诸军下令,有敢擅自进入城中的以军法论处,李璮被擒获了,而城中仍然像原来一样秩序井然。姜彧因功授任大都督府参议,改任滨州知州。

2.B 首先比较选项,然后分析排除。“而孙朝所携程守训陈保辈至箠杀命吏”,意思是“而孙朝与程守训、陈保一帮人相勾结,竟至于将朝廷差遣官吏鞭打至死”,“至”,表递进,“至箠杀命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分析A、B两项,不同之处是“辄敢纠弹郡守甚且纠抚按重臣”,句子中的主语是“阉尹”,意思是“就敢于检举弹劾地方长官的过失,甚至于督抚、按察使等重臣”,“甚”,表递进,“甚且纠抚按重臣”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

参考译文 张问达,字德允,泾阳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高平县、潍县的知县,有德政。征召入京授官刑科给事中。宁夏发生战事,请求全部免去整个陕西省拖欠的赋税,皇帝答应了。服完父亲的丧礼后,起用任原职,担任工科左给事中。皇帝正在营造两座宫殿,朝内太监侵吞公款从中获益,又兴建其他项目。张问达极力请求停工,皇帝不采纳。不久陈述收取矿税的弊病,说:“宦官一旦奉了皇帝的命令,就敢于检举弹劾地方长官的过失,甚至于督抚、按察使等重臣。而孙朝与程守训、陈保一帮人相勾结,竟至于将朝廷命官鞭打至死,毁坏房屋,挖掘坟墓。皇帝如果不详细追查,将怎样安抚全国各地的不满情绪啊!”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上疏陈述沿途饥饿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形,请求赶快废除全国的矿税,都没有上报给皇帝。不久,巡视厂库。过去的惯例,让商人承办内府的器物,都要签名然后送进去,叫作佥商。可是那些有钱的富商大多贿赂皇帝身旁的人请求将自己的名字免除,皇帝也总是予以同意。张问达两次上疏争执,又极力论证程守训的罪行,都没被采纳。提升礼科都给事中。

巩固练

一、1.C 比较四个选项,可以看出,问题集中在“及长/善骑射”还是“及长善骑射”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