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习题集--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微生物学习题集--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94533fe941ea76e58fa04c7

D.带有F因子的细菌 E.带有Coi因子的细菌 2.前噬菌体是指

A.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尚未装配好的噬菌体 C.毒性噬菌体

D.未感染宿主菌的噬菌体

E.未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

3.下列致病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 A.霍乱弧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杆菌 D.白喉杆菌 E.破伤风梭菌

4.关于噬菌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侵袭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B.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由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D.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强 E.每个噬菌体都含有RNA和DNA 【X型题】

1.噬菌体的特性有

A.能通过滤菌器 B.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只含有一种核酸 D.专性活细胞寄生 E.以复制方式生长繁殖

3.毒性噬菌体溶菌周期的步骤有 A.吸附 B.穿入

C.生物合成 D.组装成熟 E.释放

四、名词解释

1.噬菌体:

噬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毒性噬菌体:

能在易感的宿主菌内增殖并使宿主菌裂解的噬菌体。 3.溶原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

某些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噬菌体基因整合于宿主菌的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分裂而传代,该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或称为溶原性噬菌体。 4.溶原性细菌:

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5.溶原性转换:

某些前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中,从而使宿主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这一过程称为溶原性转换。 6.前噬菌体:

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填空题

1.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_染色体_、_质粒_、_转位因子_。

2.根据质粒是否能通过性菌毛接合转移,可将质粒分为_接合_和_非接合_两类。 3.以接合方式进行基因传递的质粒有_ Col质粒_、_ R质粒_、_ F质粒_。 4.R质粒由_耐药性决定因子_和_耐药性传递因子_两部分组成。

5.普遍转导与温和性噬菌体的裂解期有关;局限性转导与温和性噬菌体的_溶原期_有关。 6.细菌的遗传变异中,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包括_接合_、_转化_、_转导_、_噬菌体转变_。 二、判断改错题

X 1.细菌的遗传性变异是指基因未发生改变的变异。 X 2.与耐药行形成有关的质粒为F R质粒。

X 3.受体菌直接摄取了供体菌游离DNA片段,这一过程称为转导转化。 X 4.质粒不是细菌必备的结构。 三、选择题 【A型题】

1.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过程称为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2.溶原性转换是指

A.供菌染色体基因与受菌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B.噬菌体的基因直接与细菌染色体DNA的重组 C.供体菌质粒DNA与受体 D.细菌染色体的基因发生突变

E.两种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后发生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3.R因子的转移途径是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原生质体融合 E.溶原性转换

4.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基因突变 5.耐药性是指

A.F质粒 B. R质粒 C. Col质粒 D.毒力质粒 E.代谢质粒 【X型题】

1.遗传性变异中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是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

2.质粒DNA的特征有 A.自我复制

B.赋予细菌产生新的生物学性状 C.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能转移

E.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3.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

A.R质粒 B. F质粒

C. Col质粒 D.毒力质粒 E. r质粒

4.能以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是

A. R质粒 B. F质粒 C. Col质粒 D.毒力质粒 E. r质粒 四、名词解释

1.转化:

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称为转化。 2.转导:

是以温和性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3.接合:

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接合性质质粒,主要包括F质粒、R质粒、Col质粒和毒力质粒。 4.原生质体融合:

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

五、问答题

1.细菌的变异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1)形态结构的变异,如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失去细胞壁变成L型菌。如H—O的变异,有鞭毛的伤寒杆菌变异后可以失去鞭毛。

(2)菌落的变异,是细菌从光滑型菌落变异成粗糙型菌落称为S—R变异。S—R变异多见于肠道杆菌。

(3)毒力变异。细菌因环境因素的不同,其毒力可曾强或减弱,如卡介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培养230代而得到的减毒株。

(4)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称为耐药菌株。诱导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耐药株高达80%以上。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填空题

1.某些细菌寄生在健康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种并不致病,医学上常把这类细菌称为_正常菌群_。当此类细菌寄居的条件或环境发生改变时仍然可以致病,医学上把这类细菌亦可称为_条件致病菌_。

2.条件致病菌致病的特定条件是_机体免疫力下降_、_改变寄居部位_、_菌群失调_。 3.内毒素的主要毒性组分是_类脂A_。

4.构成细菌致病性毒力的因素是_侵袭力、毒素_。

5.根据外毒素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_神经毒素_、_细胞毒素_、_肠毒素_三类。 6.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蛋白质_,可用甲醛处理制备_类毒素_。

7.类毒素是_外毒素_经由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_抗毒素_。 8.抗毒素可由_外毒素_或_类毒素_刺激机体产生。

9.内毒素的化学组分是由_磷酸核心多糖_、_蛋白质特异性多糖_、_类脂A_组成。 10.细菌的侵袭力是由_内毒素菌体表面结构_和_外毒素侵袭性酶_构成。

11.构成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机制由_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_、_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_、_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_。

12.经接触性感染的病原菌有_淋球菌_、_梅毒螺旋体_、_麻风杆菌_。 二、判断改错题

X 1.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合成。 X 2.不同的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无有选择特异性作用。

X 3.抗毒素能中和血液中游离的外毒素,不并能够使已经与组织细胞结合的外毒素解离。 X 4.细菌侵入血流,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毒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这类血症称为毒血症败血症。 三、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细菌外毒素的描述,下列哪项使错误的?

A.化学组成为蛋白质 B. 均为革兰阳性菌产生 C.毒性强 D.可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 E.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有较高的选择性。

2.革兰阴性菌的结构中内毒素活性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肽聚糖 B.脂蛋白 C.磷脂 D.核心多糖 E.脂质A

3.关于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B.化学组成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C.能引起机体发热

D.对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毒性作用 E.能引起微循环衰竭

4.细菌在机体的组织内生长繁殖产生的扩散因子是 A.菌毛 B.外毒素 C.透明质酸酶 D.脂多糖 E.M蛋白

5.革兰阳性菌具有类似于菌毛作用的成分是 A.基质蛋白 B.脂磷壁酸 C.壁磷壁酸 D.M蛋白 E.S蛋白

6.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荚膜 B.鞭毛 C.普通菌毛 D.性菌毛 E.胞质颗粒

7.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A.特殊结构 B.侵袭力和毒素 C.基本结构 D.分解代谢产物 E.入侵机体的途径

8.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白喉外毒素 B.ETEC肠毒素 C.肉毒毒素 D.葡萄球菌溶血毒素 E.链球菌红疹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