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于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97738c805087632311212c3

关于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民 声

医药费用居高不下,人们病不起、医不起的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沉重话题,特别是哈尔滨和深圳市“天价医药费”事件披露后,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再次引起高层的反思和重视。笔者曾长期在卫生部门工作,对医疗机构的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在“医改”问题上作过一些艰难的尝试,但终因传统势力的“顽强阻击”而夭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医院的抱怨日益增加,为此,笔者试就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谈点一己之见。

一、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是医疗体制双轨运行产生的“怪胎”

“天价医药费”事件作为一种现象,实际上是医疗系统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的外化。局内外人士对其原因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是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甚至归咎于十年医改;有的则埋怨政府对医院补偿不足——“逼良为娼”;社会各界则更多指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行风不正……如此种种,莫衷一是。公道的说一句,把责任都推到医院、医护人员身上是不公正的,可以说,把责任推给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因为,这些分析都没有或不敢触及一个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即医疗体制和医院的所有制问题。

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原因何在?我认为是医改煮了夹生饭,医疗服务市场发育程度低,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时存在。

我们先对现行医疗行业的基本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1

1、管理体制:医院是卫生行政部门的附属物,从国家卫生部到省卫生厅和市、县卫生局,既办医院,又管医院,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

2、医疗资源:90%以上集中在政府办的公立医院。 3、药品销售:90%以上的处方药、80%以上的药品都是通过医院这个渠道卖出的。

4、全社会的医药费用:80%以上通过公立医院消费。 5、经济状况:县以上医院人均创收和毛利率以及职工收入,都是最高最多的行业之一,而且还是市场资源最稳定的行业,因为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就医看病的需求。

那么,目前国有的医疗体制是怎样运行的呢?简言之,就是在双轨制下运行,一条是计划体制,一条是市场体制。按计划体制运行,则政府包办过多,导致医疗服务高成本、低效率;按市场体制运行,则医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权力寻租。两条轨道运行的结果殊途同归,即共同推动医药费用的不断上涨,形成药价高、看病贵、看病难和人们病不起、医不起的恶性循环。

下面,我们来具体描述一下两条轨道运行的情形 计划体制运行的情形:

1、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是父子关系,互为依存,监管难于到位,社会的公信力也差。

2、政府是医院的投资主体,任何个人都对投资不承担风险,因而许多公立医院大搞重复建设,不讲成本,超前投入,特别是竞相购买高端精尖检查设备。

3、医院管理层由上级委派任命,机构重叠,官员行政科层化,他们既不负盈,也不负亏,医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因而权责无法统一,经营层缺乏自主权和责任感。

4、医护人员的进出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工资由政府核定,

2

用非所学人员、非技术人员大量安插到医院,人浮于事,冗员很多,以致“临时工干、正式工看,还有一部分人在捣蛋”。人力成本畸高,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而且人才难于合理流动。

5、所有公立医院都享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待遇,免交各种税费,与民营医院显然不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

6、政府用于卫生支出的经费,包括建设资金、人员经费、医疗保障经费,大部分集中在公立医院,从而加剧了不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情形:

1、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医院实行层层承包,以收入论英雄,奖超罚欠,因而引发医生开大处方、滥用药、滥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有的医院甚至鼓励医生这样做。此外,医院还采取种种手段严格控制处方,对患者从医院外购药品设臵障碍,尽管社会药店的药品价格比医院便宜许多,但病人仍然只能在医院购买药品。

2、权力寻租:因为产权不清晰,所有者被虚化,医院的经营决策权和收益权旁落(作为国有医院投资者的政府,其收益主要应当表现在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使公众受益),导致医院利益异化,医院经营者和医护人员成为国有医院的实际控制者和收益者,他们构成“内部人利益团体”,实行“内部人治理”。公利私收最惯常的手段就是权利寻租。经营者利用权力谋取采购药品、医疗器械的回扣;医生则利用职务方便搞开单提成、商家返利,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为了满足医院和医生的欲望,医药企业也无奈的变着法子,采取改变剂型、包装等形式,不断推出所谓“新药、特药”,虚高定价,扩大利润空间,以满足这种无底的“黑洞”,但所有这些都转嫁到了病人身上。

3、受利益的驱动和资源配臵规律的支配,医疗设备、技术人才向城市集中,农村则缺医少药,一方面是城市医疗资源过剩,

3

一方面是广大农民看病难。

4、由于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公立医院,同时缺乏平等的竞争环境,从而使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处于垄断的地位,包括垄断病人、垄断处方、进而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看病难和天价医药费也就成为必然。近期,我局在3家医院和2家药店随机抽取185个品种的药品价格进行比较分析:医院甲所抽的20个品种,零售总价为174.11元,比药店甲的同厂同名同质药品零售总价140.50元高出33.61元,高出比率为23.92%;医院乙所抽取的25个品种零售总价为602.99元,比药店甲的同厂同名同质药品零售价360.07元高出242.92元,高出比率为67.46%。上述45个品种在医院的零售总价为777.10元,比药店甲的零售总价500.57元高出276.53元,平均高出率为55.24%。至于其他各种治疗、检查费用更是名目繁多,谁也说不清。

医院与药店药品价格抽样对比简表:

45种药品 价格对比 医院 总价格(元) 医院比药店高(元) 医院比药店高(﹪) 777.1 药店 500.57 20种药品 价格对比 医院甲 174.11 药店甲 140.5 25种药品 价格对比 医院乙 602.99 药店甲 360.07 276.53 55.24 31.61 23.92 360.07 67.4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药价高、看病贵、

看病难是医疗体制双轨并行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双轨制结合所产生的“怪胎”。

二、医疗机构痼疾难治的病根所在

人的生、老、病、死关系国计民生,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连续降低药价、实行招标采购、开展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