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原卷+解析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真题】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原卷+解析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977bbd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6

【解答】解:(1)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低碳出行;

(2)在放电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其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3)

A、石墨烯是从石墨上一层层剥离出来,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则石墨烯是碳的单质,说法正确;

B、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不是新型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C、石墨烯是从石墨上一层层剥离出来,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则石墨烯具有还原性,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1)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2)氮肥;(3)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低碳生活,化学肥料的分类方法。

22.(4分)(2019?临沂)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建设中各种材料被广泛应用。

(1)锰钢主要成分是铁、锰、碳,主要用于制造钢轨、挖掘机铲斗等,锰钢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可防止钢轨生锈。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和水 。 (3)地铁中常用氢氧化镁作为阻燃材料,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可用海水中提取的氯化镁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制取,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Cl2+Ca(OH)2═Mg(OH)2↓+CaCl2 。

【分析】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分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和水、氧气同时接触;

氯化镁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解答】解:(1)锰钢中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等。在钢铁表面涂刷涂料、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隔绝氧气和水;

(3)氯化镁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所以方程式是:MgCl2+Ca(OH)

2

═Mg(OH)2↓+CaCl2;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

质的用途。

23.(4分)(2019?临沂)如图是A、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Cl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7 。 (2)A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分析】(1)根据微粒的结构特点、离子和原子的转化分析回答; (2)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1)由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B中,质子数是17<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离子符号为:Cl,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2)A元素是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故答为:(1)Cl,17;(2)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粒子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去解题的关键。

24.(3分)(2019?临沂)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 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转件变为无色 。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B 。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B (填编号)。 【分析】(1)根据锌与硝酸铜的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金属与盐的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根据金属与盐的反应和金属的量分析判断。

【解答】解:(1)A试管中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所以实验现象是: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转件变为无色。

(2)A.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故B符合题意。 (3)A.当Zn过量时,固体中含有Zn、Cu、Ag,故A合理;

B.由于银的活动性最弱,最先置换出来,固体中一定有银,故B不合理; C.当锌不足或恰好反应时,固体中含有Cu、Ag;故C合理; D.当锌不足,未将硝酸银完全反应,固体中只含有Ag,故D合理。

故答为:(1)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转件变为无色;(2)B;(3)C。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5.(6分)(2019?临沂)某同学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如图所示),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提示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发生浑浊的现象不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中有杂质氯化氢气体 。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有 HCl (填化学式)。 (4)请写出乙装置中由浑浊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 2=CaCO3↓+H2O 。

【分析】(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

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发生浑浊的现象不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有杂质氯化氢气体;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有氯化氢;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解答】解:(1)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发生浑浊的现象不很明显,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有杂质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中有杂质氯化氢气体;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有氯化氢,因为盐酸可能过量;故答案为:HCl;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6.(5分)(2019?临沂)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蓝 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BaSO4 (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Ba(OH)2 。

【分析】(1)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