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 - 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 - 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287cd0d4d8d15abe234e7f

苏州城市边缘区景观调研报告——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外塘村和羊披村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开始出现中心蔓延、景观形态断裂、文

化个性消亡、功能分区混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城市边缘区尤为突出。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相关政策的实行,推进了城市发展,城市边缘区发展更为活跃。本文从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的外塘村和羊披村的乡村景观调研入手,纵观城市边缘区发展和变迁,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格局、功能等进行分析,解决景观生态环境问题,讨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方法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生态格局,空间环境

1 城市边缘区

1.1 概念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的概念:“边缘——沿边的部分;靠近界线的,同两方面或多方面关系的区域”。城市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 1.2 基本特征 1.2.1 城乡过渡性

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中心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是城市向周边区域发展的产物,也是用地逐步城市化的某个阶段,具有一定的过渡性。 1.2.2 区域的动态性

城市边缘区的扩展是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过程,其土地利用结构可变性强,空间优化潜能高,因此,城市边缘区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1.2.3 区域的非均衡性

城市发展在各个方面并不均衡,且受到自然条件和认为因素的影响,边缘区的扩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波动性,从而不同要素和功能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出现非均衡性的现象。 1.2.4 区域的互补性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依附于城市,与城市共同分担压力和功能需求,形成社会

经济互相带动、功能互补的关系。边缘区能够缓解城市住宅、交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还能够进行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成为城乡之间活跃地带。城市的边缘区是多元素的碰撞区域和复杂城市乡村关系的纽带。 1.3 功能

1.3.1 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城市工业布局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城市生产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由城市中心区外迁到城市边缘区,工业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城市边缘区主要组成部分。 1.3.2 城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随着城市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对蔬菜、鲜活副食品需求量大,城市边缘区交通便捷,具有市场和土地质量优势,成为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1.3.3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物资流通基地

城市对外交通线路、郊区道路、停车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和航空港等对外交通设施成为城市边缘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交通枢纽和无知集散地,具有重要的转运功能。 1.3.4 住宅新区

与城市中心区域相比,城市边缘区土地价格低廉,有较好的环境,新兴的大规模居住区逐步取代原有农村居民点和流动人口聚集区,城市边缘区大规模住宅新区缓解了城市中心住宅压力。 1.3.5 科研文教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文教事业蓬勃发展,90年代末期,高校重组和学校发展需要,到城市边缘区建设新校区,建起大规模大学城和科学园区。城市边缘区还集聚了以科研为主的专业化产业园区。 1.3.6 商贸聚集区

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价格低廉、巨大市场需求,大型商业设施聚集,商贸聚集的经济活动为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1.3.7 绿色生态景观区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农田、林地、公园、绿化、隔离带、风景区等绿地及其构成的景观成为了城市边缘区的绿色生态景观区。成为了城市环境的屏障,有缓

冲自然灾害、调节城市生态的功能。 1.3.8 旅游休闲度假区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城市进程快速中的环境恶化,风景优美、环境良好的度假区和景点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城市边缘区有较多的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良好的旅游、休闲娱乐区域。

2 城市边缘区景观的历史变迁及其生态功能

2.1历史演进(发展过程)

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和演进,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扩展过程。苏州城市边缘区随着城市中心区的不断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并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2.1.1 农业型阶段

60年代前,苏州城市边缘区是纯农业地带,农业用地占90%以上,工业比重低。城市边缘区和城市中心联系少,除为城市中心少量提供农副产品外,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边缘区的空间结构以传统的农村聚居为主。苏州除了行政手段的管理外,城乡之间缺乏经济和空间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协作,城市中心和农村有明显的分界。

2.1.2 半工业型阶段

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城市的工业分布开始向外围扩散,工业用地在城市边缘区比重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约为3:2。城乡界线逐渐淡化。 2.1.3 工业型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苏州成为“苏南模式”典型代表。乡镇企业带动了苏州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城市边缘区开始以城镇自身膨胀的方式发展,城镇空间逐渐向外扩张。城乡关系发生变化,大量城市边缘区的农业、工业用地开始进入城市发展用地范围。苏州城市边缘区,经济上由农业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社会关系上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就业等转变,城市空间上随着农业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城乡空间关系变得复杂和密切,界线变模糊。 2.1.4 服务及居住型阶段

90年代后,苏州处于长三角,在沿沪地带兴起加工区和技术开发区,高科技相关产业进入苏州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完善。城市边缘区交通网络不断优化,312、205国道等沿城扩展,加快城镇经济发展。且苏州政府开始重视城市边缘区发展,鼓励建设,扶持房地产和服务业发展。都市化农业在这一阶段出现并发展。苏州城市边缘区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2.2 结构特征

2.2.1 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于人工为主的城市景观,城市边缘区景观融合了自然、般自然和人工景观三种类型,既有商业、居民、工业和道路等人工景观,又有森林、河流、农田、菜地等自然和农田风光,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在景观中,主要表现为斑块数量、大小和形状的复杂程度和景观组分的丰富度,决定了物种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如苏州吴中区的太湖滨水地区,属于城市边缘区的典型区域,拥有农田景观、水域景观、道路景观、人工林地景观、公园景观、聚落景观等多个景观斑块,景观类型分布复杂多样。 2.2.2 景观功能的多样化

城市边缘区的景观功能,由于特殊的地域位置,具有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双重功能,既有城市景观的文化支持功能,又有乡村景观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如太湖滨水区,既有农田、林地等生产生态景观,又有新建居住区和公园湿地等文化景观。

2.2.3 景观单元之间的边缘效应

城市边缘区内部,不同的系统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例如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等:城乡工业、建筑景观和农田、自然景观之间的冲突,城乡居民混居、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转化等。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景观之间物质能量交换流动的频繁地区,有明显的边缘效应。 2.2.4 景观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稳定性低

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是过度地带,受到城市快速发展的影响,农田减少,建设用地膨胀,土地利用和景观斑块之间转化频繁快速,容易引起景观格局的变化,景观稳定性降低,是丰富变化和复杂的地区。因此在斑块和要素聚集碰撞的城市边缘区域,具有丰富的景观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动态变化和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