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 学案: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创新设计】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 学案: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答案[ 高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30168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21

专业文档

(2)冲击了当时的专制统治,推动了反封建斗争,为近代民主思想奠定了基础。 2.如何理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主张和谐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

(2)批判: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3)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早期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 3.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什么?

(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2)谈一谈你对明清进步思想的认识。 答案 (1)思想主张:经世致用。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

(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批判继承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歌诀掌握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儒家一条线,千万别忘记。春秋末创立,战国成大器(蔚然大宗)。秦朝受打击,汉武帝正统立。宋明很讲“理”(理学),明清现生机。康氏(康有为)曾改造,陈氏(陈独秀)大力批。

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依据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的选出正确答案。 2.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

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答案 D

解析 李贽认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所以最可能的是D项。

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 A.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B.明确和强化法制的严肃性 C.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制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 C

解析 作者反对以君主的“一家之法”推行“人治”,希望用“天下之法”来治理国家,反映了其民主思想。

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这句话的高度概括,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5.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 D

解析 王夫之的话体现出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思想。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材料三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3)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不同点: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原因: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2)封建君主专制。早期民主思想。

(3)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影响:具有解放思想(民主启蒙)的作用,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冲击。

基础巩固

1.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中的信息“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等信息分析,实际上李贽认为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这是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2.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相似( )

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魏源 答案 B

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句言论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学以致用D.反对中央集权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天下非一姓之私”可知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

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

珍贵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