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科大中化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药科大中化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433bd426fff705cc170a63

44. 从槐米中提取芦丁,为何用硼砂,为何用石灰乳调pH至8~9。

用硼砂是为了用硼离子与芦丁的邻二酚羟基络合,防止其在提取过程中被氧化破坏。用石灰乳调PH到8-9是为了芦丁不水解和防止芦丁在酸中析出。

45. 试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PC时的Rf至顺序

A.芹菜素(5,7,4-三OH黄酮) B.槲皮素(5,7,3´4´-四OH黄酮醇)

C.木犀草素(5,7,3´4´-四OH黄酮) D.剌槐素(5,7-二OH,4´-OCH3黄酮)

E.芦丁(槲皮素-3-O-芸香糖苷) F.异槲皮苷(槲皮素-3-O-glu苷)

(1)以BAW系统(4:1:5上层)展开DCABFE

(2)以3% HAC溶液展开 EFBACD

46. 下列化合物在Sephadex LH-20柱上以甲醇为洗脱剂时,其流出的先后顺序如何?

A.芹菜素 B.木犀草素

C.槲皮素 D.杨梅素(3,5,7,3´,4´,5´-六OH黄酮

E.山萘酚(3,5,7,4´-四OH黄酮)-3-O-rha-半乳糖-7-O-rha苷

F.槲皮素-3-O-芸香苷 G.槲皮素-3-O-rha

洗脱顺序为:EFGABCD

原理:分离苷元时,只要靠吸附作用,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的数目;分离苷类时,则分子筛的性质起主导作用,大体上是按分子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流出。

47. 下列化合物进行硅胶TLC,以甲苯:氯仿:丙酮(40:25:25)展开,其Rf值如何排列?说明原因。

A.芹菜素 B.槲皮素

C.杨梅素 D.异鼠李素(3,5,7,4´-四OH,3´-OCH3黄酮)

E.高良姜素(3,5,7-三OH黄酮) F.山萘酚(3,5,7,4´-四OH黄酮)

G.桑色素(3,5,7,2´,4´-五OH黄酮)

Rf值由大到小依次为:EAFDBGC

原因: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中所含酚羟基的数目和位置有关7,4’-二OH>7-或4’-OH>一般酚-OH>5-OH 并且,由于邻二酚羟基会发生分子内氢键缔合,其极性小于单独酚羟基.

48. 如何用UV法鉴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P348

49. 如何用1H NMR谱区别黄酮、异黄酮及二氢黄酮中的C环上的质子?

黄酮类:黄酮3位氢处于孤立位置,常在6.30出现一个尖锐的单峰

异黄酮:7.60-7.80,当用DMSO-d6作溶剂时,进一步移到8.50-8.70

二氢黄酮:出现在5.2 两个H-3相互偕偶并受H-2的邻位耦合,将出现两个双二重峰,中心位于2.80

50. 如何利用UV光谱中的诊断试剂判断黄酮类化合物的7-黄酮,4´-OH,邻-二OH,3-OH,及5-OH。书351

51. 试比较聚酰胺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结果及原理。

聚酰胺柱色谱是以种吸附色谱,聚酰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强弱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数目与位置以及溶剂与聚酰胺,溶剂与黄酮类化合物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有关.

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时大体有以下规律: 母核相同,游离-OH少者先洗脱;-OH数相同时,有缔结羟基(邻位有-C=O)先洗脱,对、间位-C=O后洗脱;苷元相同,三糖>二糖>苷>苷元;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难洗脱。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用葡聚糖凝胶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元和苷的机理有所不同,分离苷元时,主要靠吸附作用,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的数目;分离苷类时,则分子筛的性质起主导作用,大体上按分子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流出。苷元的羟基数越多,Ve/Vo越大则难以洗脱;而甘的分子量越大,其上连接糖的数目越多,则 Ve/Vo越小,越容易洗脱。

1、什么是有效成分、无效成分、各主要包括哪些化合物?

答:有效成分指一般具有一定生理活性,能用一定的分子式或结构式表达,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如生物碱、黄酮、蒽醌、强心苷等。无效成分是指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他成分。如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无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色素、树脂等。 2、怎样判断化合物的极性大小?请将各种基团按极性大小排列。

答:极性强弱是支持物理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所谓极性乃是一种抽象概念,用以表示分子中电荷不对称的程度,并大体上与偶极矩、极化度及介电常数等概念相对应。化合物的极性由分子中所含功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所决定。①分子量相近的情况下,极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大;②在极性基团的种类、数目相同的情况下,分子量越大,极性越小;③分子量相近、极性基团的种类、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能形成分子内氢键者极性较小。 常见的基团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二甲胺、酯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酰胺、醇类、酚类、羧基类。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5、比较苷的水解的难易顺序,N-苷、C-苷、O-苷、S-苷 答:C-苷<S-苷<O-苷<N-苷 6、何谓苷、原生苷、次生苷?

答:苷: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中非糖部分称苷元或配基。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次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在的低聚糖苷经过酶水解除去部分糖,所生成的含糖较少的苷类。

7、Molish反应有什么用途?其试剂组成及反应阳性结果怎样?

答:Molish反应用于检识糖和苷,其试剂组成为α—萘酚—浓硫酸。结果显紫色环。 8、红花的开花初期、中期和后期颜色有什么变化,与所含成分有什么关系?

答:红花在开花初期时,由于花中主要含有无色的新红花苷及微量的红花苷,故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由于花中主要含有的是红花苷,故花冠呈深黄色,开花后期或采收干燥过程中,由于红花苷受植物体中酶的作用,氧化变成红色的醌式红花苷,故花冠逐渐变为红色或深红色。

9、如何从槐花中提取芦丁?

答:取槐花米压碎,加约6倍量的水和适量硼砂,煮沸,在搅拌下加石灰乳至PH8,煮沸20~30分钟,趁热过滤,药渣加4倍量水再煮提20~3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盐酸调PH5~6,静置,抽滤,沉淀用水洗至中性,60℃以下干燥,得粗芦丁,用热水或乙醇重结晶,得芦丁纯品。

10、 聚酰胺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其吸附强度与哪些因素相关? 答:聚酰胺色谱法的原理是通过聚酰胺分子中酰胺基与黄酮类化合物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

合而产生吸附作用,其吸附强度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①与黄酮类化合物中酚羟基的数目有关,一般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②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少;③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④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⑤苷元相同时,苷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双糖链苷;⑥与溶剂介质有关,溶剂分子与聚酰胺或黄酮类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能力越强,聚酰胺对黄酮类酚性物质的吸附作用越弱。

11、香豆素碱水解时若在碱水长时间加热后,加酸后的最终产物是(D) A、顺邻羟基桂皮酸盐 B、反邻羟基桂皮酸盐 C、顺邻羟基桂皮酸 D、反邻羟基桂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