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1 新人教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1 新人教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8f06a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6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

案1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习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3.体会前后“说”的不同含义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演讲 二、导入新课

2.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伯乐。这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闻一多先生(1899-1946),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46年7月15日

,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1980年2月诗人臧克家写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再次怀念作为诗人、学者、战士的恩师与知己闻一多先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臧克家、闻一多。

(由学生从图书馆、网上自己查阅,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

臧克家(1905——2004),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

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自费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自此,臧克家和闻一多

结下了知遇相惜、亦师亦友的深情。 闻一多

先生(1899-1946),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留学回国后,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开始后,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1946年7月15日,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革命家: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 ,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四、整体感知

1.从课文题目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说和做)

2.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各自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回答。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精选了六件事,把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精神、激越澎湃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五、合作探究

跳读课文,结合两方面看,闻一多是个怎样的人?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是如何衔接的?

学生跳读课文,思考讨论: 1.闻一多:

(1)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研究古籍,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研究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小结: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2)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小结:投身于民主运动,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 其他方面: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 2.课文分为两部分: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

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小结: 本文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

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六、体验拓展

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体会?闻一多

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2.布置作业:

(1)多读诵课文,品味语言。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提出不会的问题,下节课交流。

(2)选做:借阅《最后一次讲演》,感受闻一多勇于献身的浩然正气。 板书: 闻一多

先生的说和做

学 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卓越的学者。 口的巨人 革命家→{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大勇的革命家。 行的高标

第二课时

二、回顾导入,商讨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品读了这篇优美的课文,接触了大量字词,总体上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和结构。但本文作为一篇优秀的文章,它感人的魅力不仅源于精心选材和严谨的结构,其语言的优美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品味语言,感受文章的感人之处和闻一多的精神魅力。 三、合作探究

1.细读全文,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提到的“说”有什么不同含义。 闻

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说的不同含义:(1)宣告自己要干什么。(2)吹嘘。(3)实干、谦虚。(4)宣传革命,揭露反动派,这里的说也是做。

3.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四、品味语言 1.跳读课文片段,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学生分排承包任务,合作讨论,以“我觉得课文……有……特点”的形式集体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师生总结: (1)生动形象。 (2)精练含蓄。 (3)富于感情。 (4)富于音乐美。

(5)夹叙夹议的写法。

2.品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以“我喜欢……,因为……”的形式,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对以下句子的品析。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五、体验拓展

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等 2.联系实际,说出你平时在说和做方面处理得怎么样?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教师寄语:言行一致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你想让自己拥有高尚的人生吗?我送给大家一句话:人生是一种追求,一种不懈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修养,

高雅的情趣,宽阔的胸怀,大度的气质。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愿同学们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芳邻,认准自己的目标,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