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的支护技术要求规范正式版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锚杆的支护技术要求规范正式版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932c3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c

实用标准方案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

第 一 章 总 则

1 为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

确保正确地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2 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进行设计。锚杆支护设计要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吸取国内

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采区采用锚杆支护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并进行锚杆支护试验工作,锚

杆支护设计要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3 对在煤巷应用锚杆支护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都必

须进行技术培训。

4 在应用锚杆支护的巷道中,必须有矿压及安全监测设计。在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设置

矿压及安全监测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监测。

第二章 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类

5 采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为指导锚杆支护设计、

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6 巷道分类按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执

行。

7 煤层围岩分类指标以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为基本分

类指标。其它条件下的煤巷(如煤层上山)稳定性分类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表1和表2。

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

表1 分 类 指 标 说 明 顶板强度(指单项抗压强度Mpa,取巷道宽度1.5倍范围内顶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下同) 煤层强度σcc 底板强度σcf 巷道埋深H(m) 护巷煤柱宽度X(m) 取巷帮煤层强度加权平均值 取巷道宽度内底板强度的加权平均值 巷道所在位置至地表的垂直距离 一侧煤柱的实际宽度,其中: 沿空掘巷(无煤柱)时X=0; 巷道两侧均为实体煤时X=100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方案

采动影响系数N 围岩稳定性指数D

只因工作面回采引起的超前支撑压力的影响 N=直接顶厚度/采高(当N>4时,取N=4) 指围岩节理裂隙、层理的影响程度,以非锚杆支护工作面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代替 煤层上、下山分类指标

表2 分 类 指 标 顶板强度 煤层强度 底板强度 H X Nˊ 说 明 与 代 替 方 法 说明同表1 说明同表1 说明同表1 取上、下山两端埋深的平均值 说明同表1 Nˊ=W×N,W为煤柱影响系数,W=1-X/L。 L---为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带影响范围 说明同表1 D 第三章 锚杆支护设计

8 锚杆支护设计应贯彻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等四

个步骤。

锚杆支护设计参考以地应力为基础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锚杆支

护实践,可根据直接顶稳定情况,按悬吊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组合梁理论或锚杆楔固理论进行设计计算;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对支护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锚杆受力、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及弱化范围、顶板离层等内容。根据监测信息反馈结果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第9条 为进行科学的锚杆支护设计,必须具备表3所要求的原始资料。巷道施工后,

根据实际揭露的围岩及地质构造等情况,对有关数据进行校核,为修改和完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锚杆支护设计必备的原始资料(表3) 序号 原始资料 说明与测取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般取1.5倍巷道宽度范围内顶板由邻近钻孔柱状图和已采工作面资料确定 不同岩性层数与厚度(m) 层理间距D1(m) 指沿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的间距,在巷道内或类似条件巷道测取或由表2查得 岩层的分层厚度D2(m) 指分层厚度的平均值或由表2查得 岩层的单项抗压强度σcf(MPa) 井下直接测取或利用岩样测定 巷道厚度hc(m) 指被巷道切割的煤层厚度 煤层倾角α (。) 由工作面说明书给出或在井下直接测取 煤层的单项抗压强度σcc (MPa) 在井下直接测取或利用煤样测定 巷道埋深H(m) 地表到巷道的垂直距离 主应力大小与方向 一般应在井下实测,条件不具备时,根据地质构造判断主应力方向 地质构造描述 水文情况描述 煤柱宽度X(m) 煤柱的实际宽度 锚杆在顶板岩层中锚固力Pr(KN) 井下顶板岩层锚杆拉拔力 锚杆在煤层中锚固力Pr(KN) 井下煤层锚杆拉拔力 巷道几何形状与尺寸 宜选用的几何形状是矩形、斜矩形和拱型 节理、层理发育情况的判断

表4 节理、层理分级 很不发育 不发育 1-3 1-2 中等发育 发育 0.4-1 0.3-1 0.1-0.4 0.05-0.3 很发育 <0.1 <0.05 节理间距D1(m) >3 层理间距D2(m) >2 第10条 设计的锚杆有效锚固长度能够锚入上覆坚硬顶板0.5m以上时,可采用悬吊理论计算锚杆支护参数。除此之外,采用组合梁、加固拱等理论进行计算。

第11条 顶锚杆必须采用金属锚杆体。锚固形式根据巷道断面、顶板状况及地质构

造情况可分别选用全长锚固、加长锚固或端部锚固。

第12条 顶板锚杆孔径与锚杆杆体直径之差应在6-10mm范围内。

第13条 靠巷道两帮的顶板锚杆,一般应向外倾斜一定角度,保持锚杆的锚固端伸

入煤壁的水平投影长度≥200mm 。

第14条 在Ⅲ、Ⅳ类顶板条件下,若需加强支护时,应加打小锚索联合支护。

第15条 煤帮可采用端锚树脂锚杆或水泥锚杆支护,亦可采用管缝锚杆支护,一般

情况下应辅以金属网支护。在煤层松软、煤壁片帮或沿空送巷时,应加设钢筋梁或加打托板支护。

第16条 顶、帮锚杆支护有关参数应从以下系列中参照选取。

顶、帮锚杆支护系列标准

表5

项 目 顶 锚 杆 帮 锚 杆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方案

锚杆长度(m) 锚杆杆体直径(mm) 1.8 2.0 2.2 2.4 18 20 22 22.5 1.6 1.8 16 18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形式与主要支护参数的选择

表6 巷道 巷道围岩 基本支护形式 类别 稳定分类 Ⅰ 非常稳定 整体厚层砂岩:单体锚杆 主要支护参数 Ⅱ Ⅲ Ⅳ Ⅴ 端锚: 杆体直径:18mm 锚杆长度:1.8-2.0m 间排距:0.8-1.2m 设计锚固力:64KN 稳定 顶板完整:单体锚杆 端锚: 顶板较完整:锚杆+网 杆体直径:18mm 锚杆长度:1.8-2.0m 顶板较完整:(实体煤巷) 间排距:0.8-1.2m 锚杆+钢筋梁或珩架 设计锚固力:64-80KN 中等稳定 顶板较破碎: 加长锚固或全长锚固: 杆体直径:20-22mm 局部增加锚索 锚杆长度:2.0-2.4m 间排距:0.6-1.0m 设计锚固力:64-130KN 顶板较破碎:沿空巷道粉砂岩顶板: 全长锚固或加长锚固: 锚杆+W钢带(或钢筋梁)+网;或杆体直径:20-22.5mm 不稳定 增加锚索桁架 锚杆长度:2.0-2.4m 间排距:0.6-1.0m 设计锚固力:≥200KN 1. 顶板较完整 全长锚固或加长锚固: 锚杆+增加锚索+金属可缩支架 杆体直径:20-22.5mm 2、顶板较破碎 锚杆长度:2.0-2.4m 极不稳定 锚杆+网+W钢带(或钢筋梁)+锚索+间排距:0.6-1.0m 金属可缩支架 设计锚固力: 200KN 3、底鼓严重 锚杆+环形可缩支架 注: 1.巷帮锚杆支护方式与主要参数视地应力大小、巷帮煤(岩)强度、节理情况、护巷煤柱尺寸、巷道断面与是否切割等确定。

2.对于复合顶板、破碎围岩、易风化、潮解、遇水膨胀围岩,考虑在基本支护形式基础上增加锚索加固、架棚支护或注浆加固、封闭围岩等措施。

3.锚杆各构件强度应与设计锚固力相匹配。

4.在切眼掘进时,为了有利于回采,根据工程需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回采侧煤壁可 采用木锚杆或竹锚杆支护。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