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9cab5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3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7.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目标】

1.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 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3. 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4. 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5.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思想】

本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化学学科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还将起着更大的作用。从而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和统一,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课时安排】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课时 物质的量 2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 1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 1课时

【教学方法】

以化学多媒体实验室为主要授课地点,以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性学习及多媒体、网络的应用等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主要授课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体验和应用化学科学。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和平时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纸笔测试和平时活动表现各占50%。 【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新课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过程】

【引言】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化学,对化学有怎样的理解?美国化学会前会长曾这样形容化学,说它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现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到了100多万种。

【过渡】 如此繁多的化学物质,我们怎样更好的认识它们呢?由于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需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一类一类去研究 【板书】 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 p3(交流与讨论)

【板书】 物质 混合物 非均匀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 酸 碱 盐 … 【提问】 课本p3(问题解决)

相信大家对物质的分类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但仅仅是物质进行分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类型之间的转化规律。 【板书】 二.物质的转化

【过渡】 初中我们就学习过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规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遍

【板书】

【例】 根据这张关系表,我们来看P5钙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图,写出化学反应 【提问】 请把这些反应按初中所学的四种反应类型分类 这些反应中那些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过渡】 我们把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比如,钙和氧气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钙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气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这里我们又找到一个划分化学反应的方法 【板书】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 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将在专题2中进一步的介绍 【化学史话】

【思考】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液态氧,汽水,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冰水混合物,干冰,铁矿石,金刚石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小结】 【作业】 信息博览 1.反应规律

在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两种重要反应类型的规律与条件。

(1)置换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规 律 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 碳+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反应条件 (1)加热;(2)K、Ca、Na、Mg、Al等的金属氧化物除外 (1)高温加热;(2)K、Ca、Na、Mg、Al等的金属氧化物除外 金属+酸→盐+氢气 (1)因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1)盐可溶;(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3)钾、钙、钠很活泼,在盐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金属 反应条件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一般能发生 (1)盐中不溶于酸的BaSO4、AgCl等除外;(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或水 (1)反应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1)反应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2)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规 律 酸+碱→盐+水 酸+盐→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盐+盐→另两种新盐 2.两类反应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生成。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 问题解决:

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 答案:D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学生自由讨论: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能的分类有这样几种: 是不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反应物的特点:化学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3)、(4)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实践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

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

分析:冰和水仅是聚集状态不同,分子组成均为H2O,冰水混合物应为纯净物;爆鸣气是指点燃时易发生爆炸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其他气体;纯净的空气本身就是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2.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