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9cab5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3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散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能用物质的分散系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3、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基础。 【新课标】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教学重点】

胶体的概念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 电解质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物质的分散系 【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有关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请大家结合实例分析一下这三种混合物的特点: 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均一、稳定、透明 乳浊液:(如:植物油和水) 悬浊液:(如:泥水)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我们把这种混合物称之为分散系。

不同点: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的分散系作浊液;10-9 ~ 10-7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小于10-9的分散系叫做溶液。 【板书】 五、物质的分散系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

分类:溶液、浊液、胶体

【过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胶体:ppt展示 【板书】 2、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活动与探究】 实验演示 【讲解】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板书】 (2)性质:丁达尔现象

【演示】 ppt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设疑】 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呢?

【学生】 用丁达尔现象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12资料卡:胶体的应用

【讲解】 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的目的。

【过渡】 虽然胶体很重要,但我们最常见的还是溶液 【板书】 3、溶液

【观察与思考】 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讲解】 通过实验我们把可以导电的溶液叫做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的溶液叫做非电解质溶液。

【板书】 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学生讨论】 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发生导电? 【分析】 水溶液中的化合物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过渡】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板书】 4、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过渡】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的状态下电离的过程如何表示呢?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P14的信息提示 【板书】 5、.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H2SO4 == 2H+ + SO42- NaOH == Na+ + OH-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散系 五、物质的分散系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

分类:溶液、浊液、胶体 2.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性质:丁达尔现象

3.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4.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5.电离方程式

NaCl == Na+ + Cl- H2SO4 == 2H+ + SO42- NaOH == Na+ + OH- 【教后反思】

从不同角度研究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是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又可以让学生从分子层次上对化学物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单元教材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的变化;

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质量相联系的基本物理量,帮助实现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定量研究;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散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粒子。所以本单元内容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