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手册(2013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安全手册(2013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ad5f4ef16fc700aba68fcd8

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

8.8.12每年对离心机进行一次维护和保养。并对离心机的使用进行评估。随时监测离心机的使用情况并记录。

8.9 组织研磨器的使用

8.9.1拿玻璃研磨器时应戴上手套并用吸收性材料包住。塑料(聚四氟乙烯)研磨器更加安全。

8.9.2操作和打开组织研磨器时应当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8.10 避免导致气溶胶传播

8.10.1禁止在接种痰标本时,开启痰盒过猛。

8.10.2禁止拔试管塞用力过猛(直拔式试管尤为注意)。

8.10.3应注意痰液消化处理及孵育过程中,易形成雾化,产生气溶胶。 8.10.4标本振荡过程中,应加盖,避免产生气溶胶。 8.10.5打开安瓶时,避免发生爆裂。

8.10.6用吸管或加样枪吸取菌液时,勿用力击打。

8.10.7在培养基上涂抹或用接种环接种时禁止用力过猛,避免发生崩溅。

8.10.8用注射器抽取感染性材料(如菌液、血培养阳性标本),转种到平板时,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产生气溶胶。 8.11 酒精灯的使用 8.11.1操作人员资格

实验室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使用酒精灯。 8.11.2使用注意事项:

8.11.2.1不能在燃着酒精灯时添加酒精,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过少。 8.11.2.2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对火)。

8.11.2.3熄灭时用灯冒盖灭,决不能用嘴吹,如果是玻璃灯冒,盖灭后需要重复一次,如果是塑料灯冒,则不用盖两次。

8.11.2.4不用时盖好灯冒,如长期不用,倒出灯内酒精,同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应小纸条。 8.11.2.5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离开使用者的视线范围。

安全手册

21

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

8.11.2.6不使用时,立即将酒精灯盖灭。 8.11.2.7酒精灯不能在阳光下暴晒。

8.11.2.8交接班人员需相互确认酒精灯的安全状况,并填写记录。 8.11.3 操作方法:

8.11.3.1新购买的酒精灯首先配置灯芯,灯芯插入瓷器中,灯芯不要太短,一般浸入酒精后还要长4-5cm,若灯芯不齐或烧焦就用剪刀修整为平头等长。

8.11.3.2新灯加完酒精后须将灯芯加入酒精中浸泡,而且移动灯芯套管使每端灯芯浸湿,然后调好其长度,才能点燃。

8.11.3.3加热时若无特殊要求,一般用最外焰加热器具。 8.11.3.4外焰位置依相应标准。

第九节 个体防护装备和防护服

个体防护装备和防护服

个体防护装备和防护服是减少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洒物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个屏障,可根据所进行的性质选择着装和装备。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防护服。在离开实验室前,要脱下防护服并洗手。

9.1 装备

防护口罩、护目镜、实验服、防护帽、隔离衣、乳胶手套、专用鞋。

9.2 防护等级及操作步骤

一级防护(基本防护):戴防护帽→口罩→穿工作衣→乳胶手套

二级防护(加强防护):戴防护帽→口罩→穿工作衣→防护手套→隔离衣→乳胶手套

第十节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

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危害都视为意外事故。例如:针刺、割

安全手册

22

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

伤,酸、碱、有毒化学试剂的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出,感染了皮肤、黏膜等。

10.1意外事故应对方案

10.1.1根据“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对造成意外事故的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危险度等级的评估。 10.1.2控制造成危害的实验室。 10.1.3明确处于危险的个人和群体。 10.1.4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责任,如:安全员。

10.1.5列出接受暴露和感染人员;需进行治疗的人员;和隔离的实验室及人员。 10.1.6对暴露和感染人员进行转移。

10.2 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0.2.1手表皮的损伤:立即除去乳胶手套,用酒精消毒手表面,然后边挤压伤口边用流水冲洗,之后,到相关科室就医,同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10.2.2鼻眼粘膜溅入感染性标本:立即用洗眼器冲洗,之后,立即到相关科室就医,同时记录溅入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10.2.3衣物污染:立即脱去污染衣物,喷洒消毒剂,封存,然后高压灭菌。 10.2.4试验台面污染:立即滴加消毒剂,作用一定时间后,擦去。

10.2.5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10.2.6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暴露人员应接受医学咨询。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1h内严禁人员出入。如果实验室通风系统较差,则应推迟进入的实验室时间(例如24h)。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防护服戴口罩。

10.2.7容器破碎及污染性物质的溢出: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2000mg/L含氯消毒剂,并作用适30分钟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破碎物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放在盛放污染性废

安全手册

23

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

弃物的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内。

10.2.8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通知生物安全员。随后的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 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碎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离心机内腔用无腐蚀的消毒剂(例如75%的酒精)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10.2.9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所有密闭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另一种方法是,安全杯可以采用化学消毒。

10.2.10安全事故记录:对安全事故及暴露进行详细的记录,具体内容祥见:JSTJYK-WSW-JL-008。

10.3 安全事件报告程序

检验科生物安全事件信息报告流程

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生物安全事件 上报 各专业组生物安全责任人 (特殊事件) 上报 上报 检验科主任(电话:6526) 医务处或总值班 (电话:6733) 安全涉恐事件的上报流程

安全手册 上报 24 医务处或总值班(电话:6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