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北京四中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1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配套K12北京四中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1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bbc255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专题11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考向预测 本专题考试大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4.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5.罗斯福新政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1.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赫鲁晓夫改革、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政策及特点,特别是产生的影响。

2.从考查的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的切入角度比较新颖,材料型主观题也都有涉及。

3.从命题角度看,传统的命题方式与“新材料、新情景”方式并存,试题的切入角度将会更加新颖。本专题多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考查政府如何发挥发展经济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并与苏联经济模式进行比较,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

主线一 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曲折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主线二 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各国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主线三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普遍发展;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出现“新经济”。

考点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

(1)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2)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4.意义

(1)表明苏联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2)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1924年初,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仍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基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内容: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4.评价

(1)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四、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的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3.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例题】(2017·课标全国卷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斯大林体制在农业中的问题主要是农业集体化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中物质报酬发放次数的增多,工资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试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清除”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D项错误。

【答案】A

【解题技巧】首先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关键时间是1953年,苏联当时已经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这一措施的目的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排除错误选项,选择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

考点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国际上,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国内局势上,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4.道路的选择: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国、日本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经济大危机加深。

(2)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挽救危机失败。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

(2)复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政策: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增加了就业,缓和了社会矛盾。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影响

(1)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的统治。

(3)深远影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凯恩斯主义,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教育配套资料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