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201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史学概论201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bd7263b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c

一、填空题:

1、客观主义史学代表代表人物 德国历史学家兰克、魏茨、吉泽布雷希特,英国的斯塔布斯、阿克顿勋爵和剑桥学派等。

2、划分史学学科的依据 时间、空间、活动、研究方法 (1)以时间划分的学科

以时间为标准,划分为通史和断代史。《史记》是通史之开山,《汉书》为断代史之初祖。

(2)以空间划分的学科

以空间划分,可以划分为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城市史、家庭史等。 (3)以活动领域划分的学科 以活动领域划分为专门史,专门史是就以某一历史活动领域历史为研究对象形成的学科,是对历史整体的某一个侧面历史进行专门研究产生的学科。专门史主要是指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等。 (4)以研究方式划分的学科

以研究方式划分,可以分为口碑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等学科分支。

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决定力量 历史发展动力 有无规律 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基本矛盾 有 人民群众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 主客观精神 无 少数英豪 4、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 即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中,被历史学家所设定、选择和研究的那一部分 5、搜集史料的方法 1)充分运用文史工具书搜集史料。2)分类搜集法。3)追踪搜寻法。4)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资料。

6、传统史学家的素质 刘知几史家“三长”说(史才、史学,史识)和章学诚的“史德”说

7、历史课的作用 (1)增强民族自信力(2)激发爱国主义的热忱(3)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8、李大钊著作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史观》、《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

9、广义的客观历史两大部分 自然史和人类史

10、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认为的史学家素质要求 章学城在刘知几的“三长”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提出“史德”说。他说;“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史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也就是要求史学家具有追求历史真理的忠实心。 11、广义的考据学 应该包括以上目录、版本、辨伪、校勘、辑佚诸学 12、19世纪英国有三位著名的史学家 马考莱、卡莱尔、弗劳德

13、早的史学理论专著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14、宋代郑樵著作论述了史学有关理论 郑樵的学术思想主要是\会通\、\求是\和\创新\。主张修书要据\仲尼、司马迁会通之法\。不赞成编写\后代与前代之事不相因依\的断代史。他重视实践的经验,反对\空言著书\,认为有许多东西是书本上没有的。他批评许多学者\只知泥古而不知有今,只知拘守而不知变化\,陈陈相因,缺乏创见。认为\诗书可信,然不必字字可信\。

15、社会存在内容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

1

环境,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主要的。

16、“历史”涵义 历史一般是指客观历史。客观历史,是指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部分。广义的客观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大部分。 自然史是自然界永远不停止地发展的客观过程。

17、史料校勘的方法 陈垣校勘四法 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18、“三通”:唐代杜佑的《通典》记载历代制度沿革。南宋史学家郑樵有纪传体通史《通志》,其得意之处是其中的二十略;宋末元初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记录至宋代的典章制度。以上三书合称“三通”。 19.史学起源 记事

20.唐中宗景龙年间史学家刘知几著作《史通》堪称一部史学理论和史学评论的开创性著作,它的成书标志着我国史学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21.史学概论研究的对象 历史学 史学概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概要地论述历史科学,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分析史学研究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是概论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问。它对史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它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 22.史学研究的对象 客观的历史

历史学具体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过程和客观规律,对象为客观历史 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辨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24.以时间为标准的史学学科划分 通史和断代史

25.史料主要包括四类 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历史文献)、音像资料、口头传说 26.19世纪德国客观主义史学代表人物 兰克、魏茨、吉泽布雷希特 27.历史认识真理性三个检验层面 每项具体的历史认识包含着“史实”和“解释”或“史”和“论”这样两个层面。

对历史认识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的检验,也相应地分为对史实判断的检验和对理论解释性判断的检验这样两个层次。

对史实真伪判断的检验,是对整个历史认识的进行检验的基础,因为史实判断是理论解释性判断的依据和根基。

2

二、名词解释

1、史料:史料,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史迹遗存、文字记录(历史文献)、音像资料、口头传说四类,其中文字记录是主要的。

2、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有三层含义:一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是意识的产物,是杂乱无章的;三是认为英雄创造世界,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认为人民群众的作用只是英雄意志的体现。

3、辨伪学

辨伪学,就是鉴别古书真伪,以揭示伪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史料价值的一门辨别伪书的学问,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史料。

4、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同时促进了史学研究方向的下移以,及对普通群众的关注。在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来又波及了整个世界。

5、历史科学

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历史的客观性是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客观历史(历史过程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客观性是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前提。任何历史现象既然是客观的,就应该与其他事物有联系,其本身内部各种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的,都有因果关系。研究历史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在搜集、整理、辨别史料的过程中,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在分析史实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分析、归纳、演绎,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很难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6、校勘学

校勘学,一般是指在各种版本中选择原本、初刻本或善本书作为底本,参以其它不同版本作比勘,以校正同一书籍中的错误,从而恢复书籍的原始面貌的学问。

7、历史学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8、客观历史

客观历史,是指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包括自然

3

史和人类社会史两个部分。广义的客观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大部分。

9、史学本体论 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10、《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国现代古文字学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1892—1978)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史的著作。郭沫若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则被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里程碑。《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所以获此美誉,是因为郭沫若在研究中实现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古史的结合。 11、历史

“历史”一词有三种用法: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和过程,如国家历史、单位历史、个人历史等,都是指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二是指历史书籍等。三是指历史学科。

(一)客观存在的历史

本体就是客观的历史,而认识也可说是历史著述,则是人类对客观历史的认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两句唯研究客观存在历史,后一句是说写成书面的历史。如果说前者是客观的,那么后者就是带有主观因素的。从客观的历史来讲,是一种独立和外在的东西,不再为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所左右。 (二)主体化的历史

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体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表现为人们的历史著作。(艺术作品)

12、札记

札记也称读史札记或读书札记,就是用笔记形式记录下阅读史书或思索历史问题时的心得体会。清代不少有名的史学家的代表性著作,都有以札记的形式写出的,如顾炎武的《日知录》,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 运用归纳法,在汇集大量同类事项和分析其共同特点之后,概括出关于这类史事的结论。

写札记的目的是帮助自己积累知识,考虑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文字的训练。待札记写得多了,材料、知识积累较多,问题的思索也较成熟和有系统,文字也得到了磨炼,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

13、兰克学派

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名实证主义史学流派。其主要观点就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但它存在着过于绝对地看待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