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串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串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0217d2b9f3f90f76c61b0c

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但因为它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行成了许多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所以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

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和人更好地交往。

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和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河图”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灵龟、凤凰等灵物驮

到人间的。“洛书”说龙马之文画成的八卦是汉字之源。

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认为汉字是远古圣人仓颉所造。

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重新评价汉字;第二,拓

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很清楚语言文字在文治、教化方面的功用,因而都大力推行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字的规范与统一。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为西周及春秋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东汉灵帝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情况,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唐代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开展了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

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

许慎和《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说文解字》,

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妄自解说。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1)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借被采作儿童教材;(2)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3)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一是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二是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范

围广;三是注意初学儿童的特点,把识字内容编成韵语,便于记诵。

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1)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2)传统的语言教育包

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

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汉语汉字教学,一方面充分注意了汉语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者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另一方面,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紧密联系在一

起,这对语言文字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

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对偶、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修辞格的概念:

(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格。

(2)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段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

(3)回文:是指调换词的排列次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 (4)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5)复叠: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成复叠的修辞格,增强文

章的表达效果。

因汉语汉字而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汉语汉字的特点,影响了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美,即形式整齐、节奏抑扬。(1)汉语诗歌发达,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的特点,使诗歌每行的长短一致,整首诗歌整齐划一。对仗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2)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3)散文虽不追求形式上的骈俪、工整,但也经常使用排比、对仗等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形成特

有的汉语言散文风格。

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形成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汉语汉字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许

多民俗事象,如利用语言文字特点来制作对联、字谜,并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点的姓名文化。

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

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是从汉到

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

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阶段;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西方欧洲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冲击: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酥会士的东来。第二次大交汇有以下特点: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以绵延四个世纪,至尽仍在继续进行之中。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

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按其发展说,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

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一)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有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二)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三)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与融合。

四大发明、科举制度、儒家学说对世界文化的具体影响:

(1)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的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

卜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

(2)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

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3)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尤其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 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质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

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源

自《毛泽东选集》)

19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文化观点和主张有:“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

学复兴论”和“综合创新论”。

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综合创新论”。

(1)“全盘西化论”: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

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和极端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吴稚晖、胡适等。

(2)“儒学复兴论”: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想流派。是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

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一文化主张是

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

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1)有鲜明的时代性;(2)有浓郁的民族性;(3)有实事求是

的科学性;(4)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5)有深广的群众性;(6)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中共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作了这样的表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一项根本原则。(2)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想主潮。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一经传入中国,就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都是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

进文化的宝贵结晶。

名词解释

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

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

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

物。

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

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

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

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

则。

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

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它属于国别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

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