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罗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17a24acf84b9d528ea7a15

罗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录

1.区域背景与旅游发展现状............................................................................................................ 1

1.1区域背景条件 ..................................................................................................................... 1 1.2旅游业发展现状 ................................................................................................................. 1 2. 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3

2.1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3 2.2 旅游市场发展潜力 ............................................................................................................ 4 2.3 区位发展潜力 .................................................................................................................... 4 2.4旅游后发优势 ..................................................................................................................... 5 2.5 中部崛起的大环境 ............................................................................................................ 5 3. 发展思路 ..................................................................................................................................... 5

3.1指导思想 ............................................................................................................................. 5 3.2 规划期限 ............................................................................................................................ 6 3.3 规划原则 ............................................................................................................................ 6 3.4 规划性质 ............................................................................................................................ 6 3.5 规划范围 ............................................................................................................................ 6 3.6 目标体系 ............................................................................................................................ 6 4. 建议措施与对策.......................................................................................................................... 8

4.1 政府主导,集团企业统一管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 8 4.2实施积极的旅游财政支持 ................................................................................................. 8 4.3 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实施责任开发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8 4.4 加强旅游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建设 .................................................................................... 8 4.5 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 8 4.6 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当地的生态环境 ........................................................................ 8

罗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区域背景与旅游发展现状

1.1区域背景条件 1.1.1自然条件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跨东经115°06′至115°45′,北纬30°01′至31°12′之间,东接英山县,南临浠水县,西与黄冈、麻城相邻,北与安徽金寨县接壤,县境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54.7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14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23.9万亩,占总面积的69.6%.

罗田地势北高南 低,形成自北向南的山脉走向,东北部崇山峻岭,群山环抱多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 山,海拔1729米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位于东北部边界,是著名的休养避暑风景区;中部地势渐趋开阔,是海拔200~50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南部为200米以下的波状起伏的浅丘陵区,其间有着面积不等的山 间坪地和因河流冲积而成的平畈地,构成了罗田县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

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28天,年平均隆雨量 14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适合于多种农、林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1.2 社会经济条件

罗田县辖7镇5乡、4个国有林场,411个行政村,4112个村民小组和8个居民委员会。版图面积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59.81万人。罗田县是大别山区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板栗的主要产区,素以\板栗之乡\著称,另外甜柿,蚕丝也十分出名,还盛产茯苓、野生天麻、野生杜仲等中药材。

根据山区的特点,罗田县从实际出发,以农业为基础,充分利用和开发山区资源,努力发展地方工业,全面发展多种经营,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特点。 1.2旅游业发展现状

罗田县自1993年开始旅游开发以来,在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从1993年至1996年间,分别建立了省级森林公园2个:薄刀峰和天堂寨,县级森林公园2个:青台关和塔山。1996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在原国有林场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达300km2,包括天堂寨、薄刀峰、青台关、天堂湖、九资河五大风景区。

1.2.1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2.1.1规划区旅游资源开发成就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① 薄刀峰风景区内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薄刀峰索道。 ②完成了天堂寨哲人峰风景线步道工程。 ③修通了大翁线旅游公路。

④进入主要景区的罗九、罗胜两大干线公路130 km基本硬化完成,景区干线公路73 km基本改造完成。

(二)旅游服务设施稳步推进

①规划区主体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五个风景区电网改造全部完成。

②建成了数字移动通讯网站,移动通信基本覆盖,广播电视光纤宽带已接入景区 ③兴建了大别山、天源两家三星级宾馆和100多家农家旅馆; ④成立了大别山、薄刀峰、天堂寨、深山四家旅行社。 (三)旅游促销力度加大

1

罗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①近年来,当地政府还多方面开展宣传工作,特别是顺应红色旅游的趋势推出的红色旅游线路,极大地提高了规划区旅游区的知名度。

②采取了“多途径,多形式,多内容”的办法进行宣传促销。2004年参加了湖北省旅游局举办的“2004华中旅游博览会”、举办了“万名妇女畅游薄刀峰”活动、举办了万名青少年红色之旅启动仪式、“走进武汉大学”等活动;同时还在长江日报所属的文化报上刊发了四个彩色旅游专版,将规划区的旅游宣传做到了全国各大城市。 1.2.1.2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防护设施薄弱

近几年,整个景区内新增景点指示牌、植物标识牌、垃圾桶220个,安装防护链、栏3000余米,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景区的需求,而且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防护设施的外观还有待加强。 (二) 娱乐项目和度假设施不够

旅游区内缺乏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的娱乐项目和度假设施,优越的旅游避暑度假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三)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相对于周边地区而言,规划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深度不足,作为中国革命三大革命策源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不明显,尚未形成旅游目的地。 (四) 无序开发弊端初现

现有已开发景区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景区内的宾馆建设开发无序、规模偏小、层次过低。整个规划区内现在接待床位不到2000,还没有一个星级宾馆;薄刀峰风景区的宾馆建设在景区入口处,开发无序,档次各异,难以满足现代度假旅游者对设施和服务的要求。在天堂寨风景区的开发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五)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凸现

在现有景区开发中,山体因不合理开发而出现了大面积的裸露,不仅破坏了景观,也对生态构成了威胁,破坏了景区内原始的森林生态环境,如薄刀峰风景区内宾馆建设和道路建设。 (六) 管理体制尚需理顺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五大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不顺。由于规划区各个景区具有不同的利益主体,造成重复建设,导致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管理与保护不力,影响了规划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2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1.2.2.1旅游市场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一) 旅游市场基本形成,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突显

规划区已经形成了以罗田本地游客、武汉、黄石、鄂州、黄州为主的旅游市场。2004年,全县游客接待总量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00万元;规划区所属薄刀峰、天堂寨两个风景区门票收入总和突破100万大关。同时,发展旅游实现了部分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北部山区农民在参与旅游相关行业时,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 有步骤地进行市场宣传,旅游营销体系初具规模

大别山国家森林遵循“成熟一个,突出一个”的原则,对公园内的五大风景区在旅游宣传上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实现了计划,达到了目的。

初步形成了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相结合的立体促销模式。正在逐步把客源市场目标由单纯依赖华中,转为向华南、华东、华北全面进军,重点突破深圳、北京两大城市。

在营销活动上,跟进举办第二届中国大别山生态旅游节和罗田大别山旅游(武汉)推介会,全面提升规划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旅游引资、投资的成果显著

2

罗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近两年罗田县共引进旅游项目11个,引资额高达4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投向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

1.2.2.2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形象缺位

规划区位于“大别山红色旅游老区”,游客的历史印象是红色旅游地,但近年罗田旅游局以推广生态旅游线路为主,使得规划区红色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被削弱,整体旅游形象模糊。 (二) 客源市场季节性强,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规划区拥有优良的气候资源,由于旅游产品的单一性,使得公园的游客旺季出现在5-10月份,淡旺季明显,呈现客源市场季节性强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规划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这在2003年的SARS的冲击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 游客客源地单一

规划区的主要客源以罗田县内、武汉、黄石、鄂州、黄州为主,客源地单一,使得规划区的游客量难以实现质的突破。 (四) 旅游产品不够丰富

规划区以绿色生态旅游线路为主。现在规划区主推生态旅游线,红色旅游线也在产品体系中,但文化旅游产品还未得到开发,特别是本区尚缺乏市场认同的特色产品。 (五) 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

规划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在只开发了如“罗田板栗”,“罗田茯苓”等以土特产品和中药材的旅游商品系列,没有形成规划区旅游商品体系。

2. 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2.1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1.1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多样。

规划区旅游资源总计有8大类21个亚类39种基本类型。自然旅游资源56种,其中地文景观31种,水域风光8种,生物景观11种,天象与气候景观6种;人文旅游资源62种,其中遗址遗迹12种,建筑与设施20种,地方旅游商品7种,人文活动23种。可见其以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生物景观最为丰富。这成为规划区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物质基础。

图2.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统计图

2.1.2旅游资源品位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