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十套模拟卷)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有答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附加十套模拟卷)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有答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37069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b

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有答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

B.玻璃

C.塑料

D.金属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如金属,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如玻璃,煤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解答】解:橡胶、玻璃、塑料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 故选:D。

【点评】导体和绝缘体不能死记硬背,根据生活中用哪些材料来导电,用哪些材料来绝缘,记忆效果好,并且记忆长久。

2.(2分)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计算器

B.电热水壶

C.收音机

D.电冰箱

【分析】(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2)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

(3)电流的磁效应:给绕在软铁芯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芯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解答】解:

A、计算器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 B、电热水壶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B正确。 C、计算器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C错误。 C、电冰箱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3.(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 D.给车轴加润滑油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

A、旱冰鞋上装了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错误;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C错误。 D、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 4.(2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 C.在触电事故现场,要立即切断电源 D.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

【分析】(1)在更换灯泡时,应先断开开关;

(2)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一旦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 (4)水是导体。

【解答】解:A、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灯泡处仍带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故B错误;

C、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这样救人者也会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C正确;

D、水是导体,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5.(2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筷子 B.瓶盖起子

C.撬棒 D.核桃夹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解答。

7.(2分)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A、“嫦娥四号”停稳在月球表面上,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中,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轨道上的某个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嫦娥四号”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8.(2分)如图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

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A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