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背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背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b10508561252d380eb6ebf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1培养学习兴趣、2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3成就动机训练、4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 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3有选择的强化正当行为4赞扬其他学生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4、帮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A B C 2.A B C D 3.A C D 4.B 5.A B C D

6.A 7.B D 8.C 9.D 10.A B C 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行动研究法: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

2.自律: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自动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愿做或懒于去做,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联系。

3.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的认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势,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学习方式。

4.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它具有以下特点: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足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5.教师的工作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与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会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对医学生的教育,乃至于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

划X)

1.√ 2.√ 3.X 4.X 5.√ 6.X

四、简答题

1.简述小学期间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2.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及表现出的特征不同。

(1)认知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开始阶段。

(2)分解阶段。在这一阶段,传授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学习者则初步尝试,逐个学习。

(3)联系定位阶段。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而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4)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这个阶段学习者的各个动作似乎自动流出,得心应手,甚至出神人化。

3.简述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

(1)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2)从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

(3)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

(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

(5)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4.如何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1)了解个人职业特征

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特征,才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要求。了解个人职业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生产经验、偏好、能力、个性一态度、创业精神、决策水平、目标清晰度等方面内容。

(2)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生涯设计可以使教师纳入自己固有的生活轨道。根据个人的价值、兴趣或经验、潜能等,了解组织中的生涯发展机遇;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设定个人生涯发展的具体目标;发展达成具体目标的策略或计划。个人要形成计划,把握关键的步骤,组织也要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促成生涯发展目标与计划的实现。其中包括问题解决和适应技巧的运用等;达到生涯发展的确实完成。这是实现或完成生涯发展目标最后的阶段。

(3)肯定自己拥有的能力与技巧

教师职业有基本心理要求(基本能力)和特殊心理要求(特殊能力)。

(4)具有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

人是受信念支配的,教师应了解自己想成为怎样的教师,教师往往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发展成长的。教师有四种基本信念:教学效能感、控制点、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压力有关的信念。教师为自己制订完美的生涯规划、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又具备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这样,就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5)有效应对挫折

有效应对挫折,教师应做三方面的努力:首先,增强信心,加倍努力。其次,改变方法。当采取某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受到阻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尝试运用别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最后,调整目标。当教师为自己设定的目标由于自身的条件或社会因素的制约,经过再三努力仍然失败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改变行动的方法。使较长远的目标与短近的目标相结合,使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现实性的目标相结合。

(6)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享受职业生活。

注意:如果本题改为论述题,则答题一定要联系实际恰当地进行阐述。

六、论述题

1.试评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

罗杰斯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将其人格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学习应该与个人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能够影响学生感情,推动学生行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

(2)自由地学习:每个学习者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感情和完善自己的倾向,这种倾向只有在能体验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由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3)学习者中心:学习者是有目的、能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4)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自我实现倾向乃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学习的主要因素。意义学习的动机产生于人类基本的自我实现倾向。教师的作用是创造合适的气氛,允许自我实观倾向的自由发展。

(5)学习的促进: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促进者和学习者是平等的关系。罗杰斯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存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个人关系中的某些态度品质。

对罗杰斯学习理论的评价: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强调对人学习的研究;相信人的本性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强调意义学习、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向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学习理论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但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先天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