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b21d8bd0d233d4b14e692f

第五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讲:王华生

第一节,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价值 1、价值的含义

?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 它回答了“是什么? 有什么用?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效用性问题 2、价值的特点

? 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 二、什么是价值观 1、价值观的含义

?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

标的准则。

?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

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

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 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3、价值观的特点

?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

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

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

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特有的 ,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所有层面;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针、政策、法律的所有规范中。

? 普世价值是指富强、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公平、公正、正义、效率,等等所

有共有的价值理念。

1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包含,而决不排斥普世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

?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

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

2、民族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 3、崇高性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

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

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解读

?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长期坚持的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 反观俄罗斯,1917年列宁靠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出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结论,从而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所以断然发动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1917年—1957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号大国。1991年8.19事件之后,苏联解体,俄罗斯一落千丈,由世界第二号超级大国滑落到世界第九。

? 苏联的解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抛弃社

会主义制度。

? 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一条真理: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谁就能找到正确之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28字:

2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8字: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 ? 十三亿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我国社会整体是和谐稳定的

? 按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的国际标准

? 城乡家庭生活达到很富裕水平的占34.7%(恩格尔系数30%以下) ? 城乡家庭生活达到比较富裕水平的占22.1%(恩格尔系数30%-39%) ? 城乡家庭生活达到宽裕水平的占18.5%(恩格尔系数40-49%以下) ? 表明:有3/4的家庭已达到宽裕及以上水平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力前行的向导。在现阶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由做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遭遇了许多困难都挺过来了,靠的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合力。这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 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

党领导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了各种风险考验,谱写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动力,靠的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须大力弘扬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精神充分迸发。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的特有内涵: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

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其中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

3

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 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相互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

? 和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社会主义荣辱观

恩格斯: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以“八耻八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人们共同予以遵守的道德价值尺度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那么何谓“荣”?何谓“耻”呢?

? 所谓“荣”,指荣誉、光荣、名誉等,还可以引申为尊严。就荣誉而言,正确的态度

是什么呢?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见荣誉就让”。这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人做出了榜样,如粟裕、许光达让衔等等。当荣誉表现为尊严时,这就要去争取,去维护,决不可轻易丧失。

? 所谓“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知耻,也就是

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得罪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他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康有为也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这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恶感的丧失。可见知耻对人来说的重要性。

? 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

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颠倒了的荣辱观念

? 损公肥私,荣耻错位 ? 见利忘义,当耻不耻 ? 善恶不分,不耻反荣 ? 爱憎不明,耻感麻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