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6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bf77c7ff00bed5b8f31d44

四、媒体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掀起诗词狂欢

在央视热播、圈粉无数的《中国诗词大会》昨晚迎来了最后一期总决赛,5位诗坛高手,向擂主李子琳发出挑战,最后的总冠军被黑马——法律系女大学生殷怡航夺得。有专家点评,与其说《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诗词高手的较量,还不如说是一场诗词的狂欢。该节目之所以火爆,在于寻找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途径,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a

赛制扣人心弦 黑马挑下大热门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从2月12日起每周五晚播出,至昨晚结束。昨晚的总决赛现场,照例是以5位挑战者对抗百人选手团的模式进行。赛场上法律系女大学生殷怡航、夏昆等5位挑战者与百人选手团同时答题,除比拼答题外,还要看5位挑战者每道题对抗百人选手团的击败率,以“对错+击败率”的计分方式产生攻擂者,进入下一轮竞赛。

已是第4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的夏昆,刚一登台就迎来阵阵掌声,可惜在回答苏轼诗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后两句时,将“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蒌蒿”误为“芦蒿”,遗憾败北。殷怡航获得唯一一个攻擂者宝座,与李子琳展开华山论剑。最终,殷怡航把5次登台、4次赢得擂主、呼声最高的李子琳挑下马来,斩获冠军。

从首场比赛到昨日的总决赛,这种创新的赛制和评判标准,不可预知性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多维度PK模式,别开生面地避免了场上选手互动不足的缺憾,增加了赛事的戏剧性。

内容别开生面 全民参与嘉宾也出彩

夏昆告别舞台时,没有一丝沮丧,他感慨地说,参加这次比赛,看到了中国诗词复兴的

语文试卷 第5页(共9页)

希望,居然有这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喜欢古诗词,自己结交到那么多优秀的后辈,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同样被吟诗诵词这种“美好的事情”吸引的还有很多网友。除比赛规则扣人心弦外,节目组还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b

据悉,导演组历时10个月海选,从全国5万多名诗词爱好者中,筛选出106名诗词达人组成比赛选手团。这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覆盖7~60岁各年龄段。记者注意到,入选节目的诗词题目都称得上耳熟能详。从金戈铁马到琴棋书画,从忠肝义胆到千里婵娟,让观众感受到了最美的诗词文化。 c

其实《中国诗词大会》不仅选手之间激烈的对决吸引人,两位嘉宾的点评也特别出彩:或巧妙地把每道题目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引导观众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精髓。诸如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解读,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典籍、意境,让观众感到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更应有诗和远方。

在传承中创新 诗句点亮今天的生活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热潮。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推广方式,真正实现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了全民基础。

d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研究员邓文卿认为,传统文化节目有丰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依托,如何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传播潜力,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电视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寻找到了创新的表达,让历久弥新的诗句点亮今天的生活。这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6.将“有网友感慨:‘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古代经典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文化基因。’”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A.a处 B.b处 C.c 处 D.d处 17.下列对“诗词狂欢”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好评,掀起了全民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热潮。 B.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从总角之年到古稀之年无所不包。

C.《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D.参赛选手胜亦欣喜,败亦坦然,即使憾别赛场,也为自己欣逢此会而深感庆幸和欢欣。 18.依据全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之所以能掀起诗词的狂欢,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

语文试卷 第6页(共9页)

扬有着全民的基础。

B.大多数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豪放与婉约之美。 C.嘉宾精彩的点评,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引入,也是节目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D.“赛制扣人心弦,黑马挑下大热门”是《中国诗词大会》大获成功的主要因素。 19.文中说,“该节目之所以火爆,在于寻找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途径,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请结合全文,具体说说“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对当今人们生活的引领或激励作用。(4分)

20.一般来说,优秀的诗词歌赋有着提升自我人生体验和价值的功效。请借用一联古代诗词名句,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和体验,针对自我或他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遭遇,加以激励或劝勉,字数50-70字。(5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酒 婆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跟手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这酒就叫做“炮打灯”。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赛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嘛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姓嘛叫嘛,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掏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报纸有时新有时旧;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赛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这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

语文试卷 第7页(共9页)

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赛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赛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扭——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赛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嘛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是因为“炮打灯”就这么一点劲头儿,还是酒婆有超人的能耐说醉就醉说醒就醒?

酒的诀窍,还是在酒缸里。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对眼睛里的世界一片模糊,对肚子里的酒却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老板缺德,必得报应,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这家小酒馆,进门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有真货色。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赛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赛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大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账。真正的酒鬼,都是自得其乐,不搅和别人。

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了。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2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作者把酒婆醉酒后的形态写得如此动人,与前文“头发乱,脸色黯”的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喝酒能让人洒脱。

B.“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诚实卖酒,再不往酒里掺水掺假了”,这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酒婆在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不时念叨酒婆,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酒婆“不贪

语文试卷 第8页(共9页)

解馋”“自得其乐”,也“从来没赊过账”,可算得上真正的酒鬼。

D.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酒婆、酒馆老板等首善街的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刻主题。

E.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人们只图喝了痛快、不想招惹是非的心理状态。

22.小说开头的场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此场景描写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3.文中画线的句子在人物描写上有哪些精彩之处?突出了酒婆怎样的个性特征?

24.“首善街”的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作者以“首善”称之又有怎样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说明。

25.文章末段“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了。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不然为嘛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应如何理解?联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谈谈应如何避免类似的人生困惑和人间悲剧。

六、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经常在一起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贝壳,小女孩拥有很多雨花石。小男孩想用所有的贝壳与小女孩的雨花石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但小男孩却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贝壳藏了起来,仅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雨花石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雨花石?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试卷 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