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总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滨海总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ce0132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f

滨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文本

1、县级(二级医院)

规划保留3所二级医院,分别为滨海县人民医院、滨海县中医院、滨海县第三人民医院,根据需要进行扩建,增加床位。保留设于八滩镇的滨海县第二人民医院,规划在港城区建设县人民医院滨海港分院,服务港城区和辐射周边镇。

县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包括滨海县卫生监督所、滨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滨海县妇幼保健所(院)。

2、居住社区(镇)级(一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县统一规划设置,原则上按照每3~10万居民或街道所辖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城区每3万人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根据需要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1~1.5万人设一处。

乡镇卫生院按照功能分为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一般镇按5-10万人设置1所卫生院,重点中心镇每3万人设置1所中心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1-15名人员。扩建五汛、陈涛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镇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包括计划生育站和防疫站(卫生监督站),要求每镇应设立1所。

3、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城镇按每1~1.5万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农民集中居住社区设立一所村卫生室,建设规模不小于50平方米,可结合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每个卫生室人员一般3-5人。

4、医疗急救站

依托县人民医院房屋、设备和技术力量设1所县医疗急救站,并逐步加强建设。同时按区域在全县部分镇建设5-7个医疗急救分站,分站建设规模要达到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300-500平方米的要求。 第58条 社会福利设施

规划基本形成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辅助、社区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构建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设施分为县级、居住社区(镇)级、基层社区(村)级三个等级。

1、县级社会福利设施

按照1.5~3.0床位/千老人的标准,建设县级机构养老服务设施。设施应提供包含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保健、重症监护、康复、托管等综合功能。

2、社区(镇)级养老服务中心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1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按照1.5~3.0床位/千老人的标准,一般规模为30~5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20平方米,在现有基础上增

29

滨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文本

加床位,包含生活护理、医疗保健、重症监护等综合功能;可与老年活动中心合并设置。

规划每镇设置一所社会福利机构,保留并完善现有各镇福利院、敬老院,包含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托老所等,提供助餐服务、休息保健、阅览、娱乐等设施。并按照1.5~3.0床位/千老人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扩容增加床位。

3、居住社区级(乡村居民点)社会福利设施

在乡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置老年活动室等设施。达到30%的村有一所托老所。同时在社区服务中心或小区绿化等环境建设中考虑居家养老需要,各居住社区配套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第六节 综合交通规划

第59条 发展策略

1、以差别化政策调控交通设施

采取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政策,构建不同等级的综合交通体系。对中心城区加大交通设施供给;对重要的景区、湿地保护区制定严格的交通设施供给目标和措施,在保障通达的情况下限制该范围内的交通设施供给。

2、以交通设施引导用地开发

以客运走廊引导城市有序扩展,通过县域城乡公交沟通主城区与各镇,引导城镇集聚发展;通过构建县域特色旅游交通线路,引导县域特色农业与旅游景点布局。

3、以货运区位交通引导工业用地和物流设施用地布局

以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站场建设形成货运交通优势为导向,引导工业用地和物流用地合理布局。 第60条 发展目标

1、交通效率

表07-05:滨海县交通效率一览表(单位:分钟) 中心城区 长三角核心城市 ≤240 周边地级市 ≤60 高速公路 ≤15 镇 ≤30 2、客运交通结构

落实“公交优先发展”交通政策,引导客运交通合理出行方式结构的形成。

表07-06:滨海县域客运出行比重规划一览表

30

滨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文本

轨道交通 公路客运 5%~15% 40%~50% 公路 个体机动 45%~55% 3、货运交通结构

提高水运、轨道等低耗能交通方式的比例。

表07-07:滨海县域货运出行比重规划一览表

公路 45%~50% 轨道交通 8%~13% 水运 35%~40% 管道 5%~10% 4、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地区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4%。 第61条 空港

依托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盐城南洋机场、淮安涟水机场发展滨海空港运输。滨海空港运输可以通过沈海高速公路与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盐城的南洋机场进行联系;通过淮滨高速公路与淮安涟水机场进行联系。 第62条 港口

1、港口性质

滨海港是江苏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兴深水大港,港区近期主要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远期逐步发展成为散杂货兼顾、内外贸兼有、公用码头与专用码头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

2、布局

规划北、中、南三个作业区,各作业区的主要功能如下:

北区:位于“1”字型港池北侧,以大宗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主要服务于后方临港产业开发,逐步拓展各种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中区:位于港池西侧,以服务于后方临港加工区为主要功能,并承担相应散杂货运输。

南区:位于港池南侧,翻身河北岸,以LNG、成品油、各类液体化工产品、散杂货运输为主的工业港区。

3、集疏运系统

滨海港集疏运系统由铁路、公路、内河航道三种交通方式组成。 铁路:滨海港铁路专用线。

31

滨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文本

公路:滨海港的疏港公路将由淮滨高速公路、327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等一级以上公路组成。

内河航道:北疏港航道-中山河、南疏港航道-淮河入海水道、陶圩河-北八滩渠。

第63条 轨道交通

1、连盐铁路

规划连盐铁路滨海县段从阜宁引入,跨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穿过沈海高速公路向北至响水,规划在滨海县城东北角预设客货混运站一座,占地约20公顷。

2、沿海高速铁路

预控沿海高速铁路通道,规划沿连盐铁路西侧布设,规划结合连盐铁路滨海站布设场站。

3、滨海港铁路专用线

规划在2020年前建成,专用线由连盐线滨海站南端引出,沿省道327向东,跨过陈李公路向东进入滨海港区作业站,线路全长49.6km。 第64条 公路网规划

1、高速公路

规划形成“一横两纵”的高速公路体系,“一横”为淮滨高速公路, “两纵”为滨阜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

淮滨高速公路在滨海境内设置7处互通,其中枢纽性互通2处,分布位于在沈海高速公路、滨阜高速公路相交处,服务性互通5处,分布位于滨振线、临海高等级公路、226省道、坎舍线、204国道相交处。

滨阜高速公路在滨海境内设置2处互通,其中枢纽性互通1处,位于与淮滨高速公路相交处,服务性互通1处,位于与327省道交接处。

沈海高速公路在滨海境内设置3处互通,其中枢纽性互通1处,位于主城区东北角与淮滨高速公路相交处,服务性互通2处,分别位于位于在主城区东北角与327省道交接处、苏北灌溉总渠南侧与328省道交接处。

2、公路主骨架

规划“三横三纵”公路主骨架,由一级公路组成。“三横”从北向南依次为海港大道、327省道和348省道,其中327省道为滨海港的疏港公路,“三纵”从西向东为204国道、226省道改线、临海高等级公路。

3、公路次骨架

规划公路次骨架主要包括以二级公路为主的县乡公路。形成以滨海主城区为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