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语文(统编人教)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完整教案 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12671b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f

- 1 -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钟老师等 页码: 部编版统编人教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教 学 设 计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绝无缺失、诚信为本),

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

- 1 -

- 2 -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钟老师等 页码: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教学目标

1.边塞诗歌的特点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从军

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

4.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看到唐朝的边塞哪些景物?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6.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7.齐读后两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

(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四、体会意境

- 2 -

- 3 -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钟老师等 页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从军行七首 作者:王昌龄 原文: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6.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板书: 从军行

青海

孤城 —— 怀念家乡 黄沙

不还 —— 壮志报国

教学反思: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从军行课后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从军行课后反思篇1 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古诗教学我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20分钟的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有所得。我觉得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三点:1、能够熟读古诗并背诵。2、了解古诗的内容。3、明白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就是本课我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可是说我挺下工夫的,不过,在进行完教学以后,也感觉到了很多地方存在的不足,在学生读诗汇报的时候学生对诗中个别字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比如说“独”字的意思,从中体会出什么?“百尺楼”夸张的写法等。学生都没有

- 3 -

- 4 -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钟老师等 页码: 说准确,这里如果我再进行一下补充讲解,对于那些后进的学生也许会更好的掌握一些。另外就是我说话的语速有些过快,这也是在评课的时候老师们都提到的事情,我也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要用适中的语速同学生交流,这样后进的学生吸收的会更好一些。

以上是我对我这节课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是要多学习,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落到实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一、课文品读(一)作家

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原籍山西,开元进士,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也被称为王右丞。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更通音律。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的成就最高。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后人称他的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使在送别、纪行一类的诗中,也有写景的佳句。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二)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从这句诗中,我们看到的是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的渭城在朝雨乍停时现出的洁净、清爽。天空是清朗的,客舍旁的柳树在细雨的滋润下显出它翠绿的本色.这是完全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中与羁愁别恨纠结在一起黯然销魂的情调,但这恰恰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特点,从晴朗的天空,到洁净的街道,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这句景物描写虽没有“千里黄云”、“北风吹雁”、“寒雨连江”那样的萧瑟.但其送别的愁思却是浸染在“柳树”——这送别诗词中别具意味的特殊意象上。从《诗经》开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至唐朝还有“灞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