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培训讲稿(下)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业务培训讲稿(下)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4f42d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9

求。我认为对于教师这个群体来说,他们更多人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什么呢?就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自身的素质不断提升,心灵不断充实。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那么职业倦怠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真正办法是让教师从事一种创造性工作,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当然是涉及许多方面,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在这里我不想谈体制机制,我认为教师如果换一种教法,就是由原来的以师为本变成以生为本,由原来的以教为本变成以学为本,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问题就会解决。当你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的时候,你在课前一定会预设许多问题,预设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提高的过程。当你把课堂还给学生时,课堂就会生成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当你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能不提高吗?当你看到学生声情并茂的展示的时候,你能不为之动情吗?当你看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天天都进步的时候,你能不感到高兴吗?当你的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你能说自己的价值没有实现吗?所以,我认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我的结论是:到课堂中去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到课改中去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思考题:教师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幸福呢?答案是到课改中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阅读此文后,您对于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怎样的想法,请谈一谈。

9

展示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平台

要想让孩子们学的快乐,学的高效,就必须找到孩子们学习的真正动力,孩子们学习的直接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是什么?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自尊心、表现欲、认同心和荣誉感。那么如何激发他们内心的这种动力,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构建展示平台,建设展示文化。是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展示是现代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也是一些名校的文化建设特点。我们去过杜郎口的人都知道,杜郎口中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展示文化。把展示当做一种文化来建设,当展示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习惯和方式的时候就变成了文化。

展示就是表现、表达、表演,孩子们为了不断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地摄取知识,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收获之后,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就需要展示,所以展示是满足孩子们认同心的需要。

当你给了他们展示的机会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就一定要为自己的展示做充分的准备,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都不甘心落后,所以他们就会在课前按照教师的导学案精心准备,以便很好的展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展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当你把孩子们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的时候,而且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质疑对抗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不想给自己的小组拖后腿,他们都有一种集体荣誉感,所以他们就自然形成了组内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学习机制,所以展示也是满足学生荣誉感的有效途径。

我们不能为了展示而展示,我们的展示必须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我们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表现欲、认同心和荣誉感,通过这种平台的搭建,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习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习高效课堂,没有把握展示的内涵,也容易变成为展示而展示,这样不但没有效果还会事倍功半。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展示当做一种文化来建设,我们的展示不仅在课堂,还要在课堂外,也就是在学校处处为展示搭建平台,我们不仅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还要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让展示成为一种文化,让师生在展示文化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思考题:阅读后,您有怎样的感受?今后在教育教学中,您打算怎样利用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请谈一谈。

10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施工图

高效课堂有几个核心词: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流程、课堂评价与检测。现在我们的教师对这几个核心词应该说是熟烂于心了,但是,我们有的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还是手忙脚乱,自己感觉这种课堂难以驾驭,总感觉每一节课学生都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点,好像顿顿都是夹生饭,所以,教师怕成绩下滑,本想放权的课堂,就会在上课的中途又挺身而出,夺回了自己的阵地,所以课堂就变成了传统不传统,高效不高效的四不像课堂了。这样的课堂是很危险的课堂,这是假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打假的课堂。或者说,这是目前我们高效课堂下的一种怪胎。如果不及时打胎,那么生出来的也一定是个畸形孩子。畸形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虚假繁荣的课堂,根本不是高效课堂,学生不但没学到知识,还没有形成能力,那样的课堂就是传统课堂观念和高效课堂形式结合形成的怪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胎呢?

我们应该明白导学案、小组建设、课堂流程和课堂评价与检测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高效课堂的突破口。导学案是我们高效课堂的线路图,或者说是施工的图纸。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组织保证,或者说是一个施工的单位和队伍。课堂流程当然建设施工的方法和过程。评价相当于施工过程的监工,检测当然就是工程的最后验收了,看是优质工程还是豆腐渣工程。

应该说高效课堂的这几个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了哪个也不可能打造成优质工程。或者说抛开其他方面单研究哪个方面都不可能成功。是一个连环的环。缺哪个都不可能成环。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研究,同时实践,但我们从他们之间的关系来看,导学案在这里起的作用不是一般的作用。我们试想一

下,我们要想盖楼,如果没有图纸能盖成吗?如果没有高标准的图纸能完成优质工程的施工吗?所以,导学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起到方向性的主导作用的。

我们目前的导学案出现了这样几种现象:一是教案的翻版,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学生拿着它能学习吗?二是教材的翻版,如果学生拿教材就能学,编制导学案又何苦呢?另一个是习题集的翻版,这里面没有为学生学习设计一个可以攀登的梯子。这样的导学案拿来学生不能学习,或者说施工单位拿这个图纸不能施工,所以,教师就还得大包大揽自己直接成了施工人员,放弃施工图纸,自己去讲,这就出现了我们目前的课堂不按照导学案上课的现象,导学案必须是学案、教案、练案的三案合一的统一体。学生拿着它能够学习,教师拿着它能上课,学生拿着它能够练习。所以,我们目前应该首先进行导学案过关,当然导学案必须是在教师吃透学情、吃透教材、吃透教法、吃透学法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的。我们应该提倡集体集智备课,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资源共享,先编制出好的施工图来。

当然施工图是前提,没有图一切都会成为泡影,但光有图还不行,小组就是在总设计师的引领下进行施工的队伍,如果小组建设不到位,也保证不了施工的质量,小组长就是施工队的队长,他的作用特别大,他让每个队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不同的工作,人人发挥作用。课堂流程就是施工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没有流程,怎么施工啊,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去做,教师就是施工过程的监理一样,随时进行质量监督,要强化过程监控,即及时评价及时纠错,及时引导、点拨与追问,保证施工按科学的流程进行操作。最后进行检测,就是看我们的工程究竟是什么质量。如果我们目前不知道究竟从哪里突破,我想

11

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在几个重点工作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应该把导学案作为高效课。

思考题:一直以来您是怎样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阅读此文后,您打算怎样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

成绩是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最近阅读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一个中国的学生在美国读书,上课认真听讲。有一次,老师在课上讲了六点他都记下了,并认真复习。考试时他完整的答了老师讲的六点,老师给他的成绩是B,另外一个学生答了其中的两点,老师给他的成绩是A,还有一个学生只答了一点,但不是其中六点的内容,老师也给了个A,中国的学生不解其意,老师告诉他,答两点的学生有四点他不同意,有批评精神,所以给了A.答一点的学生不同意我讲的六点,自己答了一点,也有道理,他不但有批判精神,还有创新精神,所以也给了A,你不批判也不创新,所以给了个B.

这个故事表面看,好像是美国和中国对学生的评价不一样,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学生,也就是课堂究竟应该给学生什么东西是最有用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忘记出发时的目的。如果忘记了,不但会走许多弯路,还会做一些没有价值的工作,最终事倍功半。

学校的产品是课堂,我赞成这个观点,有好课堂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那么课堂的产品是什么?有人说是学习成绩。这话也对也不对,那就要看怎样理解成绩了。如果把成绩简单理解成现在我们这张带有分数的考试卷,我认为就不完全对。因为学生读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获得知识、能力,更要养成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或者说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我们现在的考试卷能考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吗?如果说这成绩是学生获得的真正知识,这话还对,因为所谓真正知识是学生走出校园后,具体知识忘光,所剩下的东西,就是能力、素质、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