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80643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01

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体(鉴赏者)与客体(艺术品)的浑然合一,发生了共鸣与顿悟。既不能依靠直觉,也不能依靠体验,甚至不能依靠单纯的理解。直接把握作品最内在、最深刻的艺术意蕴。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物我两忘。共鸣的产生原因也应当是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在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同形同构”。

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作用

艺术批评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艺术批评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 艺术批评的第三个作用就是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艺术批评的特征

一方面,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运用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作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

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艺术鉴赏中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艺术批评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具有客观的共同标准。

? 考试重点与策略:

一,书的结构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

艺术的起源:模仿、巫术、表现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

艺术的种类:1,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点: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2,造型艺术(雕塑、绘画、摄影、书法)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3,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点: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 4,综合艺术 (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点: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 5,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点: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艺术家的才能与文化修养

创作过程:(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真题)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艺术形象 艺术意蕴

传统艺术的精神: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情与理的统一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统一 禅宗——人与人心的和谐,即心即佛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鉴赏的审美过程: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 审美升华

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二,各章的考点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时候 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

二,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1,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

2,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三,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一,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2,艺术起源于游戏(德国哲学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艺术起源于表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4,艺术起源于巫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6,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

二,艺术起源的归结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使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 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美育与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普及艺术的基本只是,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2,哲学与艺术的关系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5,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6,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7,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北方大型皇家园林 南方小型私家园林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阿拉伯园林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 2,表现性与形式性 3,民族性与时代性

三,造型艺术 中国画的特点:

1,工具上,用中国特质的毛笔、墨、颜料在宣纸、绢帛上作画

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 透视的束缚,采用散点透视,冲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3,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第十章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二,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三,艺术创作的心理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