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动能定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动能定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90ad0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5

课后限时集训15

动能定理 建议用时:45分钟

1.(多选)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 )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 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 BD [由动能定理得-μmgx=-Ek,所以x=

Ek

,知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选项μmgA、C错误,B正确;克服摩擦力做功Wf=Ek相同,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A点运动到B点,已知H=3 m,m=25 kg,F=50 N恒定不变,到B点时的速度v=2 m/s,滑轮到物体间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A、B两处分别为30°和45°。此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

A.50(5-32) J C.50(33-4) J

B.50(7-32) J D.50(33-2) J

A [设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由动能定理得F?代入数据求得Wf=50(5-32) J,选项A正确。]

HH??-W=1mv2,-?f2

?sin 30°sin 45°?

3.(2019·天津模拟)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随物体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位移x=8 m 时,物体的速度为( )

A.2 m/s C.42 m/s

B.8 m/s D.4 m/s

C [F-x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功,横轴上方为正功,下方为负功,x=8 m

12

时,可求得W=8 J;由动能定理有mv=8 J,解得v=42 m/s,选项C正确。]

2

4.(2018·江苏高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A [设小球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0,抛出后,某时刻t小球的速度v=v0-gt,故小1212

球的动能Ek=mv=m(v0-gt),结合数学知识知,选项A正确。]

22

5.(2019·师大附中检测)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距离s,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 )

A.小车先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匀速运动 B.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Pt 12

C.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mvm

212

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mvm-Fs

2

B [小车电动机的功率恒定,速度不断变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故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所以

PvW电=Pt,选项B正确;对小车启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电-Fs=mv2m,这段时间内电

1

2

12

动机所做的功为W电=Fs+mvm,选项C、D错误。]

2

6.(2019·日照一模)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脚蹬起蹬器,身体成跪式,手推冰壶从本垒圆心O向前滑行,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沿直线OO′滑向营垒圆心O′,为使冰壶能在冰面上滑的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刷冰面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O点到前卫线的距离d=4 m,O、O′之间的距离L=30.0 m,冰壶的质量为20 kg,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08,用毛刷刷过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到μ2=0.004,营垒的半径R=1 m,g取10 m/s。

(1)若不刷冰面,要使冰壶恰好滑到O′点,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多大?

(2)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为10 N,要使冰壶滑到营垒内,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多少?

2

[解析] (1)设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大小为F,由动能定理得:Fd-μ1mgL=0 代入数据,解得F=12 N。

(2)设冰壶运动到营垒的最左边时,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x1,冰壶运动到营垒的最右边时,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x2,则由动能定理得:F′d-μ1mg(L-R-x1)-μ2mgx1=0

代入数据,解得x1=8 m

由动能定理得:F′d-μ1mg(L+R-x2)-μ2mgx2=0 代入数据,解得x2=12 m

所以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为8 m≤x≤12 m。 [答案] (1)12 N (2)见解析

7.(2019·湖北襄阳联考)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为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为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所示。取g=10 m/s,求:

2

(1)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2)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拉力F的大小。

[解析] (1)从图线可知物体初动能为2 J,则

Ek0=mv2=2 J

得v=2 m/s。

(2)在位移为4 m处物体的动能为Ek=10 J,在位移为8 m处物体的动能为零,这段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设摩擦力为Ff,则

-Ffx2=0-Ek=0-10 J=-10 J,x2=4 m 得Ff=2.5 N 因Ff=μmg 故μ=0.25。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f的作用,合力为F-Ff,根据动能定理有

(F-Ff)x1=Ek-Ek0 故得F=4.5 N。

[答案] (1)2 m/s (2)0.25 (3)4.5 N

8.(多选)(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

12

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2μgs

1

BC [对物块从A点开始到再回到A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Wf=-2μmgs=0-

2

mv2A,则vA=2μgs,故B正确,D错误。对物块从A点开始到弹簧压缩量最大这一过程,

12

由动能定理可知W弹+W′f=0-mvA,W′f=-μmgs,则W弹=-μmgs,则物块克服弹力做

2功为μmgs,所以弹簧弹性势能增加μmgs,故C正确。当克服弹力做功为μmgs时,弹簧的最大弹力要大于μmg,故A错误。]

9.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