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详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最新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详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91b38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b

精品文档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公司采用100M宽带接入Internet,公司内部有15台PC机,要求都能够上网。另外有2台服务器对外分别提供Web和E-mail服务,采用防火墙接入公网,拓扑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问题1】

如果防火墙采用NAPT技术,则该单位至少需要申请(1)个可用的公网地址。 【问题2】

下面是防火墙接口的配置命令:

fire(config)# ip address outside 202.134.135.98 255.255.255.252 fire(config)# ip address inside 192.168.46.1 255.255.255.0 fire(config)# ip address dmz 10.0.0.1 255.255.255.0 根据以上配置,写出图4-1中防火墙各个端口的IP地址:

e0: (2) e1: (3) e2: (4)

【问题3】

1.ACL默认执行顺序是 (5) ,在配置时要遵循 (6) 原则、最靠近受控对象原则、以及默认丢弃原则。

2.要禁止内网中IP地址为198.168.46.8的PC机访问外网,正确的ACL规则是(7) (A)access-list 1 permit ip 192.168.46.0 0.0.0.255 any access-list 1 deny ip host 198.168.46.8 any (B)access-list 1 permit ip host 198.168.46.8 any access-list 1 deny ip 192.168.46.0 0.0.0.255 any (C)access-list 1 deny ip 192.168.46.0 0.0.0.255 any access-list 1 permit ip host 198.168.46.8 any (D)access-list 1 deny ip host 198.168.46.8 any access-list 1 permit ip 192.168.46.0 0.0.0.255 any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问题4】

下面是在防火墙中的部分配置命令,请解释其含义: global (outside) 1 202.134.135.98-202.134.135.100

(8) (9)

conduit permit tcp host 202.134.135.99 eq www any access-list 10 permit ip any any

网络工程师考试培训指南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10)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能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2.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 (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 (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

(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技术; (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3.考试设置的科目

(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内容

说明:

“I、”“II”和“III”表示掌握或熟悉的程度。

“I”是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内容及含义(理解)。 “II”指在有关问题中能直接使用(一般应用)。

“III”是指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综合应用)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1.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I)

·指令系统(指令的分类、操作码、寻址方式、CISC、RISC)(I) ·处理器的性能(I) 1.1.2 存储器

·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I) ·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I) ·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I) ·辅存(容量、性能)(I)

·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I) 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中断、DMA、通道、SCSI(I)

·I/O接口(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I) ·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I) 1.2 操作系统知识 1.2.1 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嵌入式)(I)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多道程序(I) ·内核和中断控制(I) ·进程和线程(I)

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进程的状态及转换(I)

·进程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I) ·死锁(I)

·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拟存储器、页面置换算法)(I) ·文件管理(I)

·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I) 1.3 系统管理 1.3.1 系统配置技术

·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I) ·高可用性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I) · RAID技术(I) 1.3.2 系统性能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I) ·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I) 1.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I) ·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I) ·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估计(I) ·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I)

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

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和管理(I)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I)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I)

·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I) 2.1.2 测试评审方法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