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专题1.2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dd95b03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c

1.2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精讲)(解析版)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知识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

1

知识点二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昼长、地势及天气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2.世界太阳年辐射总体分布特征

受上述因素影响,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①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1)空间分布?②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2

【易错排查】

1.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因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2.太阳辐射弱的地区,热量不一定贫乏,如四川盆地,虽然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但由于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热量资源丰富。

【知识拓展】

1.我国部分地区太阳辐射的对比分析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太阳辐射 北方地区比 南方地区丰富 丰富 最丰富 贫乏 对比分析 ①北方地区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②夏季北方地区昼较长,日照时间长 从气候的角度侧重分析天气晴朗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 重点分析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雨、雾天多 2.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般来说,太阳辐射量越大,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就越强,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比如新疆南部绿洲农业发展瓜果、棉花生产,充分利用的就是充足的光照和丰富的太阳能。

但是光照足,太阳辐射强,并不意味着热量充足。比如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单产较高的重要原凶是太阳辐射强,光照足。但是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温度较低,热量不足,又成为农业发展的不足条件。

3

知识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大气圈 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成分是氮和氧 基础条件之一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海洋水、陆地水、大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水圈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气水、生物水等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