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湖南省岳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493789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e

2018年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一、基础?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宇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相信自己吧!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吧。把自己的心智公之于众,并努力实战。因为蕴()藏在人身上的潜力是无尽的,你能胜任什么事情,.不但别人无法知i?o(),而且若不动手尝试,你对自己的这种能力也会一直蒙昧()不.察。只要做到这样,自己拔cuì()超群就更有可能.。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2分)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 。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 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 A.结果 虽然 率先 B.后果 即使 领先 C.结果 即使 领先 D.后果 虽决 率先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变为现实。①2018年1月25日,诞生近两个多月的中国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照片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关。②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使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但一直没有突破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关。③科学家曾普遍认为现有技术不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④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前沿。 A.句子①删去“近”或“多” B.句子②删去“使” C.句子③删去“不是” D.句子④在句末加“的秘密”

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

“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

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5.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5分)

(1)有朋自远方, (2)会当凌绝顶,

?(《〈论语〉十二章》) 。(杜甫《望岳》)

。(晏殊《浣溪沙》)

(3)无可奈何花落去,

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名句是:

6.名著阅读。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内容。(3分)

《骆驼祥子》是①

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②

(地名)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浓的京味儿。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③

,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作者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悲剧

命运,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7.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4)题。(8分)

丽丽、红红、军军征得爷爷同意,乐呵呵地进入了爷爷的书房。

军军:(一屁股坐到书桌旁,发现新大陆般)快看,这是爷爷的笔记哦(见下图)。 丽丽:(一把夺过,摇头晃脑地读起)在许多时候,把字和词错过了,就把整个作品错过

了……

红红:嘿,从爷爷的笔记中我发现了一种读书方法,⑴ 丽丽:红红,拙见!你归纳的读书方法让我茅塞顿开。 军军:丽丽,怎么是“拙见”?应该是(2) 爷爷:(点点头)谦辞、敬辞不能用反喊,

军军: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全不费工夫。我可以把(3)

(甲、

”哟。爷爷,对吧?

毕 飞宇;乙、但汉松)的话作为“反对用浓缩音频替代文本阅读”的论据了,明天的辩论赛我可威武啦。

爷爷:(欣慰地看了看三个孩子)小家伙们了不起!你们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说给爷

爷听听. 军军:(抢答道)(4)

(1)红红的发现: (2)应该是“ (3)

(3分) ”(1分)

(填“甲”或“乙”)的话(2分)

(2分)

(4)请替军军说出一种读书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8—11题。(10分) 【文本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改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

拿网络游戏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

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 【文本2】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3】

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

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

我的福利。(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

8.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B.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C.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生活的热爱。

9.根据文本信息,比较“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愉悦感”和“丘吉尔的愉悦感”有什么不同?

(2分)

10.根据【文本1】【文本2】,预测一下,大众在不久的将可能会失去什么能力?(2分) 11.军军想将上面三则文本作为素材,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请帮他补充完成下列写作提纲。

(2分)

12.这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4分)

半个奇遇

①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