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河流地貌与喀斯特地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河流地貌与喀斯特地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75aef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0

第一节 河流地貌和喀斯特地貌

课标要求 教学建议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4种常见地貌。 2.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一、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差大,水流急,对河道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往往形成峡谷和瀑布地貌。在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也各不相同。

发育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2.河流堆积地貌

外力作用特点 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流地貌特点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 (1)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范围较大,除近中心处坡度稍大外,总体坡度较小,外围与平原相接,冲积扇上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

(2)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3)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或山前地带。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坡度一般在5°以下。 二、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其化学过程如下:

作用 溶蚀 淀积 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 ??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1)岩石?

?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化学过程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2)

??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的强弱

水? ?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3.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思考 我国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为什么不如南方典型?

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少,流水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弱,所以喀斯特作用较微弱。

探究点一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可分为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侵蚀有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河流堆积常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1.三种流水侵蚀形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据此完成以下内容。 (1)三种侵蚀形式及其成因的差异

形式 ______侵蚀 下蚀 侧蚀 (2)发生河段及作用结果的差异

概念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______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______的侵蚀 时段 河流发育______ 河谷发育初期 河谷发育中后期 坡度 大 大 小 流速 快

答案 (1)溯源 初期 地面 快 河岸 慢

(2)下蚀 侧蚀 侧蚀

2.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有何不同?完成下表。

图示及特点 类型 示意图 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__________ 端到边缘地势逐渐______,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________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土层深厚 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三角洲 答案 冲积扇 降低 冲积 稠密 放射

河流地貌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 随着地形变缓,河水流速减慢,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 分布 典型景观 ______,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______状分布 流水侵蚀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河流堆积 河流流经的中下游平原